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报告称新人口政策面临性别平等与就业等方面挑战

2016-12-17 23:09  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资料图:福州“二孩门诊”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开设。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冉文娟 孙翔)“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已一年有余,政策松绑使得民众生育更加自由,但也面临生育成本偏高、特别是女性生育意愿偏低等难题,中国人口政策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

  “新媒体新人口新经济研讨会”17日在北京举行。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与山东大学联合发布了《中国新生育政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报告》,来自监管部门、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共同探讨“全面二孩”政策如何破解体制机制的难题,更好释放政策红利。

  该报告研究认为,新人口政策将在短期内促进教育培训市场、妇幼相关食品工业、移动母婴医疗及护理服务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中长期内则将缓和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促使中国的经济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增加总体购房需求。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林宝认为,“十三五”时期,“全面二孩”政策将影响公共资源的配置,医疗资源、社会生育保险、教育资源等将会增加。

  在为“全面二孩”欣喜之余,由于经济收入、住房条件、子女教育、抚养成本等现实因素,人们“生不起、养不起”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现代社会,女性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很高,这导致她们的生育意愿降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山东省人口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宋全成认为,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在就业、产假、医疗等方面对女性给予支持。

  “政府应该解决人们生育的后顾之忧”,林宝以子女教育为例,表示政府应该有所准备,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报告认为,新人口政策将面临性别平等与就业、社会承受力等方面的挑战,并提出国家可以在完善生育补贴政策、提供就业保障的同时,大力提升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率,化挑战为机遇。

  报告中说,要应对中国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全面放开二孩生育仅仅迈开了第一步。“让生”与“要生”之间的环节因素需要长远考虑,如政府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有效补贴、为社会提供一系列完整的配套措施与政策等,以此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打消生育顾虑。与此同时,要在现有劳动力的前提下,提升个体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

相关报道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 看低收入人群的新年期盼

近日,国家人社部劳动关系司公布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广东省深圳市,共32个统计单位的月最低工资和小时最低 ...

山西政协原副主席令政策一审被判十二年六个月

12月16日,山西政协原副主席令政策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

暗访网络点餐:加工场所在废品堆旁 你还敢吃吗?

执法人员提醒:点餐时,一定要核对点餐餐馆的合法手续,不要因点到无证餐馆或不符合卫生餐馆提供的不安全食品而危害身体 ...

感恩的心

锦旗虽小,但意义重大,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一颗心,也折射出了曲家对党和国家的爱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