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白洋派出所民警巡逻时,发现一辆形迹可疑的轿车,经盘查,发现车内藏有一支气枪,民警立刻将驾驶人控制并带回派出所。这是湖北省社会治安“防控网”日常运行的一个画面。
近年来,湖北省公安机关以城乡全统筹、要素全掌控、时空全覆盖为目标,以立体化、智慧化、实战化等“六化”为发展方向,以街面巡逻防控网、城乡小区村庄防控网、技术视频防控网等“六网”为重点任务,严密管控“人、地、事、物、单位、场所”等治安基础要素,统筹警务和社会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做实人防、物防、技防各项措施,着力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今年1月至10月,全省抢夺、抢劫、入室盗窃案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了25.6%、20.4%和7.7%。
加强人防建设,打牢治安防控根基
今年6月,宜城市小河镇发生一起盗窃案,民警勘查现场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并未走远。派出所民警迅速联合村义务巡逻队和联防小组进行搜寻,很快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近年来,宜城市小河镇着力加强村镇人防建设,以全镇低保人员及退休职工为主体,组建了“红袖标”“小喇叭”义务巡逻队,各村(社区)、小组组织了巡逻队和“十户联防”小组。各村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社会治理在“网格”中加强,形成立体、交叉的人防体系,夯实了村镇社会治安防控根基。在城市新旧社区,标配“社区民警+网格员、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安保队”,在党政机关单位组建专业内保组织,配备专业保卫人员,以加强内部治安防范。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探索群防群治、专群结合的联防体系是筑牢社会安全网的关键,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道路。”湖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3033家党政机关单位建立了内保组织,各类群防群治力量达100余万人,89个县市区组建了应急机动队。
在城市街面,人防建设同样是关键所在。近年来,湖北省依托警务机制改革,调整警力结构布局,精简机关警力,下沉到街面一线,通过加强街面警务站、派出所、社区警务室等基础节点建设,将下沉警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通过完善街面巡控机制,有效盘活了现有警力资源,提升了警务效能。黄冈市公安局将内设机构由32个减至24个,精简警力249名充实到街面,做强街面巡逻防控;黄石市公安局首创“1车4警1犬”动态武装街面巡逻机制,主城区抢夺、抢劫发案连续下降。
加强物防建设,扩大治安防控面积
今年7月,宜昌市发生多起盗窃车内财物案件,警方通过调取案发地监控录像进行分析,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和活动规律,迅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近年来,湖北省各地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要求,加大在人员密集场所、案件高发区域、视频监控空白区等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力度,全省布建探头104.5万个,其中联网A类探头14.06万个,在实战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全省街头抢劫、抢夺、接触性诈骗案件同比下降68.2%,摩托车、电动车盗窃案同比下降65.4%。
今年6月底,黄石市某小学学生小琦在上学途中被一名陌生男子尾随。该校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由家长、校保卫部人员护送她上下学。几天后,在护送小琦放学时,学校保安发现了尾随者,立即启动保卫室安装的“一键式”报警装置。不到两分钟,辖区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控制住嫌疑人。目前,这种“一键式”报警装置正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安装,该报警装置与110指挥中心联网,有效提升了校园、医院等重点场所及周边治安防控能力。
武汉、黄石等地公安机关在社区和街道重点出入口、人员聚集场所部署安装人脸采集设备,采集过往人员人脸图像,辅以人工研判模式,生成预警信息,应用于侦查办案。大冶市公安局利用视频监控网络,车载GPS定位系统和便携式摄像机打造了民爆物品全程无缝监管系统,实现了民爆物品储存、运输、使用三大环节全流程可视化动态监管,确保了监管无盲区、无漏洞。
“人防为主,物防为辅,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科技化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延伸治安防控‘触角’,覆盖治安防控‘盲区’,将整个社会治安防控网织得更加紧密。”湖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工作人员介绍。
加强技防建设,提高治安防控打击效能
今年5月,黄石市公安局接到市民董某和陈某报警,称他们的两部手机被盗。民警立即将手机串号等信息上传至“特业管控”系统,当偷窃者在二手市场销赃时,系统立即报警,警方随即将其抓获。
为了搭建全省信息共享平台,湖北省公安厅与32个行业部门签订共享协议,整合教育、民政、物流、铁路、高速公路等各类信息,针对各行各业进行实名登记和信息采集,实现了信息和公安数据库的无缝对接,能够做到查询、比对、轨迹查询、事先报警,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为高效利用各类信息,运用合成信息进行整体防控,湖北省各地推进合成作战中心建设,加强信息研判,打造决策指挥、行动处置一体化、常态化的应急指挥体系。通过加强各类信息资源关联整合、共享应用,构建“多维感知、信息主导、警务协同、立体防控”的社会治安防控信息服务体系。
在宜昌市,当地公安机关将110可视化指挥平台、视频监控平台、网络平台等信息化资源整合到合成作战中心,将网侦、刑侦等手段和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建成覆盖市、县、派出所三级的“四侦一化”合成作战体系,进一步提高了治安防控效能。今年年初,宜昌市远安县公安局利用合成作战中心进行合成作战,通过对共享信息进行深度分析研判,获得了犯罪嫌疑人的准确信息和近期活动轨迹,成功破获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为受害者追回570万元。
“推动信息整合,强化科技支撑,打造实战综合平台,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反应处置速度,提升了打击防范实战效能,顺应了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需要。”湖北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说。
(肖新民 李宗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