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首例执行移送破产案件立案审查
11月1日,北京一中院立案审查一起大兴区法院执行移送破产案件。据该院立案庭庭长介绍,此次执行移送破产审查案件涉及执行案件107件,既是全市首例执行移送破产审查案件,也是该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成立后审查的首起破产案件。
河北 全省法院共执结案件174266件
11月11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通报关于河北全省法院执行工作相关情况。今年,全省法院共执结案件174266件,同比增加8万余件,结案率同比上升53%,长期未执结案件数量同比下降35.7%,其中3至10年长期未执结案件下降67.8%。
黑龙江 省院出台院庭领导办案工作规定
11月9日,黑龙江省法院出台院庭领导办案工作规定,要求各级法院院长、常务副院长办案数分别不少于本院法官平均办案数的10%、15%;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其他副院长(执行局长)办案数不少于本院法官平均办案数的25%、30%、35%;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其他副院级审判员办案数不少于本院法官平均办案数的30%、35%、40%;庭长办案数不少于本院法官平均办案数的50%。
浙江 法院部署推进“三大机制”建设
11月4日至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部署推进“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三大机制建设。浙江高院院长陈国猛指出,“三大机制”既是一个有机整体,也各有独自内涵:大立案是前提条件,只有让案件立得进来,才有服务的可能、才有调解的必要;大服务是价值目标,只有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才能避免“裁判虽公但感觉不公”情形的发生;大调解是核心功能,只有充分发挥诉前调解等机制的解纷功能,才能缓解案多人少矛盾。
福建 设立全国首个涉侨诉调工作室
11月24日,福州市中院在福州市侨联设立的涉侨诉调工作室正式揭牌,这是全国首个涉侨诉调工作室。涉侨诉调工作室将采取驻点办公、预约集中和热线电话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选派优秀法官和熟悉涉侨政策法律的人员以及涉侨特邀调解员等开展定期、不定期驻点服务,为侨胞、侨企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着力就当事人之间存在的法律意识、法律理念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努力将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保障侨胞的合法权益。包献荣(中国应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