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2016年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6-12-05 20:43  来源:法制网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必须以钉钉子精神保证宪法实施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吴德刚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制定发展历程,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紧紧相连,与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法制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及时把制定宪法的任务提上党和国家重要议事日程。1954年宪法,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智慧,是治国安邦的重器。

  人民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告诉我们,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从本质上讲,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必须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抓落实,锲而不舍,不断提升贯彻水平。全面有效实施宪法,要求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宪法才能得到坚决落实,才能深入人心、赢得人心,也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历史还告诉我们,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将保持稳定和与时俱进结合起来。保持宪法的稳定性,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条件,是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保证。宪法对国体、政体、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原则的规定要牢牢坚持不动摇,确保宪法稳定性和权威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当前,必须坚持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贯彻实施宪法,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宪执政。只有将宪法实施置于国家民族发展战略高度,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奋斗之中,才能取得更加全面的效果。

  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冷溶

  回顾我国宪法起草、制定和修改的历史,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

  第一,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宪法中所凝聚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发展道路的集体智慧,认识宪法中所蕴含的全体中国人民对依法治国尤其是依宪治国的强烈意愿。

  第二,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并举的方针。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是有机统一的,依宪执政与更好地加强和实现党的领导也是有机统一的。

  第三,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宪法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有关规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党的领导地位。坚定“四个自信”,具体到政治体制上,就是要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作。我们要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地发挥宪法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大作用。

各省区市“七五”普法启动工作已顺利完成

此次“七五”普法以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为重点对象。规格高、声势大,内容新、措施实。

广西德保原县委书记谢德强受贿一千余万获刑十五年

5日,广西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广西德保县原县委书记谢德强受贿案进行一审宣判.

四问产权保护:如何增强公民财产安全感?

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党和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的重大宣示、庄严承诺。

“天眼”下那抹蓝

“天眼”之下,七年的光阴已静静地流淌而过,曾经的波澜已经刻进了他们的心底,成为他们的珍贵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