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首例申请撤销“非遗”案开庭

2016-12-02 12:01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周亚强
字号  分享至:

原告在法庭上出示相关证据。京华时报记者 欧阳晓菲 摄

  今年66岁的袁益中发现,他制作并申请的“古建筑模型扎小样”虽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自己并未被评定为传承人。袁益中一怒之下将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以下简称西城区文委)及西城区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将该项目从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撤掉。昨天上午,这起北京市首例申请撤销“非遗”案在市四中院开庭审理。

  起诉 因未被评为传承人要求撤销

  在昨天的庭审中,袁益中当庭要求将“古建筑模型扎小样”项目撤出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袁益中认为,该项目申报不合法,“没按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调查。”

  袁益中还称,该项目是因其制作、申报才获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了我的作品,拿去请专家评议、研究,最后决定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在评定传承人时,却不批准我是传承人”。袁益中认为,该项目是产生于他,发源于他,且和他有着最直接的利害关系。

  据了解,古建筑模型扎小样,就是将实有古建筑按比例缩小做成模型。

  袁益中称,做古建筑模型很费工,牌楼、门楼等一做就得很长时间,最贵的也只能卖四五万元,日常收入都保证不了,“既然你拿我的作品申请加入非遗,却不认可我是传承人,不让展示宣传,这样做太让我寒心了。”

  庭后,袁益中称,对于该案,无论输赢都是一件好事,“我希望这个案件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一个提醒和保护。”

  答辩 个人无权撤销非遗项目

  针对袁益中的诉求,西城区政府辩称,其并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机关,也无权力撤销非遗项目。

  西城区政府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所有权并不归属于任何个人,个人无权申请撤销。

  西城区文委则称,西城区政府将“古建筑模型扎小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具体工作符合法定程序。该项目的申请单位是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社区公共服务协会,西城区文委专门为此实地调查,该项目真实存在。该项目立项以来,西城区文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29条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该规定没将区政府、区县文化主管部门列入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的范畴,且现行法律并无必须认定代表性传承人的规定,故请求法院驳回袁益中的诉求。

  庭上,原被告双方围绕庭审焦点进行了激烈争辩,并各自举证质证。该案没有当庭宣判。

  专家

  尚未有撤销先例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非遗评审专家刘托告诉记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国务院曾发布通知,制定了“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每个项目的批准是金字塔式的,级别越高越难获得批准,“不管你的项目多优秀,即便你的项目是够国家级的,也得逐级申报。”

  刘托称,原则上每个申报非物质文化名录的都应有一名传承人,每个传承人需要有一个单位做依托,比如文化管理部门,或是相关的行业公司,或是传承人个人独立注册的经营实体,“一般情况下要依托一个单位,如果是个人申报,可能会涉及到无法拨付保护经费等问题。”

  至于起诉将“古建筑模型小样”撤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案件,刘托称,我国尚未出现这样的先例,该案既然诉至法院,“最终结果需等法院走访相关当事方后确定。”(京华时报记者张淑玲)

罗尔事件:以法治安放好爱心

爱心是容不得亵渎的。不管是不实的信息,还是有意的隐瞒,都可能让公众的爱心受挫。这损害的不仅仅是面对他人的苦难慷慨 ...

原“法轮功”宁夏辅导站站长王德生一审获刑13年

11月29日,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人民法院对原“法轮功”宁夏辅导站站长王德生及其妻子单季宁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 ...

最高法谈聂树斌再审案:一定要牢记错杀的沉痛教训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2日在辽宁沈阳对聂树斌案再审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第三个国家宪法日:读出法律的温暖

当笔者再次不由自主地捧读一本法律书籍的时候,虽在寒冷的冬季,身心却倍感阳光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