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学者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非一劳永逸 传承须接地气

2016-12-02 07:40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上官云)近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民俗学者王娟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消息很令人高兴,但对于传承传统文化习俗来说并非一劳永逸,“关键还要思考让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活动‘接地气’,能让民众都自发参与、自发传承”。

  据公开资料显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王娟介绍,在农业社会,耕种需要根据太阳运行情况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进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

  “在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已经零星出现了后世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如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便有所记载。”王娟说,《淮南子》中就有了完整的24节气记载,“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则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古代,人们根据日晷测得,冬至那天日影最短,这也是被最早确立的一个节气。当时,很多朝代都将冬至当作过年,所以民间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随后逐渐确立了其他节气。”王娟表示,二十四节气每年日期基本不变,是一种很科学的时间概念,并逐渐衍生出了一些丰富有趣的习俗。

  广西龙胜“闹春牛”迎立春 中新社记者 潘志祥摄

  如王娟所说,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诸如立春、冬至、清明等一些重要节气还有“咬春”、“踏青”等趣味盎然的民俗。

  “对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来说,我只记得一些大概的内容,并不能记全。”白领马小姐对记者表示,就自己知道的一些节气来说,对现代人的生活仍然有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次申遗成功的机会,活化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气文化”。

  “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有利于提升这些节气的知名度、保护其文化内蕴。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王娟认为,传承民俗文化要“接地气”,让习俗也能与时俱进,“只有将之与老百姓的生活衔接,才能让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更好的传承下去”。(完)

罗尔事件:以法治安放好爱心

爱心是容不得亵渎的。不管是不实的信息,还是有意的隐瞒,都可能让公众的爱心受挫。这损害的不仅仅是面对他人的苦难慷慨 ...

致17死芜湖餐馆爆炸案宣判 店主夫妻获有期徒刑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张保平、刁山翠违反爆炸性、易燃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经营饭店过程中违规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导致 ...

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中国方案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寄托着生存和希望。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象征着尊严和荣耀。”

“法官只要不贪没有推不了的人情”

忙,是吕青工作的常态,但她说,忙点累点、加班加点都不怕,怕的是,由于工作疏漏,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出现任何问题或者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