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多抓一个吸毒人员,就是多挽救一个人

2016-12-01 09:09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民警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妻儿,我们每一次行动,亲人都会担惊受怕。我今年刚结婚,忘不了新婚妻子在向别人介绍我职业时,总是流露出那种敬佩又担忧的矛盾心情。 ”

  2015年底,我从石首市公安局大垸派出所调到市局禁毒大队缉毒中队工作。我们“缉毒小分队”当时仅有两人,主要负责毒品案件的侦查和吸毒人员的抓捕。

  禁毒警察每一次与涉毒人员的斗智斗勇,往往就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比电影更精彩,也远比想象更危险。被我们抓获的涉毒人员,很多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有的丧失了人性,抓捕就意味着危险、艰辛,有流泪、流血,甚至有可能牺牲。我们民警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妻儿,我们的每一次行动,亲人都会担惊受怕。我今年刚结婚,忘不了新婚妻子在向别人介绍我职业时,总是流露出那种敬佩又担忧的矛盾心情。

  抓获的人越多,越发让我们对毒贩深恶痛绝。今年8月份的一天,我们在某宾馆内查获一涉毒窝点,屋内有两名年轻女子,其中一名竟还未成年。经核实两人尿检呈阳性,在与她们对话时,我觉得她们就像自己的妹妹,年轻、无知。其中一个叫小芳的女孩的手机上,有段她和自己父亲的微信对话。小芳父亲说:“你妈妈去世多年,我一个人把你带大,打几份工,又没有给你找后妈,就是担心她对你不好,你是我全部的希望。”小芳则告诉父亲,我现在出来工作了,一切都好,让父亲放心。可是父亲怎么会想到女儿已经吸毒半年了。

  那天,我对同事王博说:“我现在觉得抓的人越多,越发后怕!”王博开玩笑说:“罗胖子,你那么大的个子,往那里一站,涉毒人员都怕你。”我说:“兄弟,你曲解了我的意思,我不是怕危险,我是担心抓的人越多,我们的内心越发沉重。你看,如果不是毒品,她们不就像咱们自己的妹妹一样吗?”说完之后,我们脸上都无笑意,内心之中暗暗地揣着一股子干劲儿。

  有一天早上,禁毒大队的杨大队长把我们喊到办公室。我们看见一个中年男子坐在里面,杨大队长介绍说他是一个村支书。经交谈了解,他没有当村支书之前,一直在外从事防水生意,是一个很有钱的老板,后来经镇政府推荐回乡当了村支书,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由于以前常年在外面做生意,疏于对子女的管教,儿子染上了毒瘾。村支书提起此事内心悲伤不已,他说自己挣的钱再多、买的车再好,儿子这样下去,自己真害怕老时没人陪伴、死后无人送终。他已经没有办法管教儿子,这次来报警,就只有一个目的,希望能将他的儿子抓到,送去戒毒。

  为了抓到对象,我们开会商量方案。他居无定所,防范心理重,找到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随着工作的开展,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我们最终将抓捕对象“骗”回家中。那天是星期六,接到村支书的电话,说儿子正在家里。我和王博、蔡军带着出警装备迅速出动。在上楼时,看见抓捕对象从家中夺门而出,手里拿着一把菜刀朝我们冲来。楼梯空间狭小,两人行走都很困难,当时我根本来不及多想,一个箭步上去,左手捏住他的右手腕,右手上去锁住他的喉咙,王博和蔡军上去夺下他的菜刀,整个过程就几十秒的时间。后来我们讲到这次抓捕经历,其他人问我当时在想什么,我说了一句:“我最多只让他砍我一刀,我也相信弟兄们绝对不会给他砍我第二刀的机会。”

  一年多时间内,我们小分队已破获多起大要案件,缴获毒品数量、打击毒贩数量均创历史之最。我们每一位禁毒民警都觉得肩上的责任沉重,越发觉得禁毒刻不容缓,我们多抓一个吸毒人员,也是在挽救一个人、一个家庭。

  (王昕 卢贻斌 讲述:罗念湖北省石首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

多个新规今起实施 帮你盯紧"钱袋子"防诈骗

一批新规自今日起实施,将直接影响老百姓的“钱袋子”、便利个体工商户登记。

江苏宣判“上海垃圾跨省倾倒案” 4人获刑

2015年7月22日,苏州警方通过线索对江湾村工地进行先期排查,发现该地有违法填埋垃圾的污染环境行为,在群众中反应强烈。...

人民网评:改革,让辅警从"执法者的阴影"中走出来

最大亮点在于,意见规定了“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公安机关对“辅警”的管理职责。

“法官只要不贪没有推不了的人情”

忙,是吕青工作的常态,但她说,忙点累点、加班加点都不怕,怕的是,由于工作疏漏,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出现任何问题或者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