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吴爱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法律服务委员会将建立

2016-11-24 19:52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11月23日至2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丝绸之路法律服务国际论坛在浙江省义乌市举办。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吴爱英表示,中国司法部愿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司法部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凝聚法律服务合作共识,拓展法律服务合作领域,扩大法律服务业开放,完善法律服务合作机制,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和平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吴爱英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强法律服务合作、发挥法律服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中国司法部高度重视并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成立服务“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制定《关于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分别为塔吉克斯坦司法部、吉尔吉斯斯坦司法部举办了法律服务管理人员培训班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吴爱英指出,上合组织成员国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合作地区和重要合作伙伴。中国司法部愿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司法部一道,加强法律服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一是进一步凝聚法律服务合作共识,适应开放新格局,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二是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合作领域。组织和引导各成员国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断创新法律服务理念,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加大法律服务人才交流培养力度。加强在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领域的法律服务合作,妥善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加强在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专利技术转让和新商业业态、新产业等领域的法律服务合作,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加强在金融领域的法律服务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边投融资体系建设和运营提供专业法律服务,防范金融风险,确保融资安全。

  ●三是进一步扩大法律服务业开放,研究完善上合组织框架下各成员国之间法律服务业开放的措施,不断提升法律层次和水平。

  ●四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合作机制,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机制下,建立上合组织框架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法律服务委员会”,作为政府间法律服务合作机制和平台,统筹“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合作,加强成员国间法律服务合作顶层设计,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合作规范、有序,形成合力。

  ●五是进一步促进区域安全和稳定。加强各成员国间的司法协助,促进跨国民商事案件得到公正高效解决,推动在打击跨国犯罪、毒品犯罪和反恐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开展各成员国间的国际追逃追赃合作,共同做好惩治打击腐败犯罪工作。

  代表热议:

  论坛上,与会代表以“推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要实现律师‘领出去’”

  近年来,广大律师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立足职能,发挥优势,努力做政府外事交流、商务合作的参谋助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帮手,国际经贸往来的护航能手,中国法治宣传的行家里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2012年以来,全国律协制定了《第八届全国律协涉外高素质律师领军人才培养规划》,建立由348名涉外律师组成的律师人才库,分步骤组织库内人员开展了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训,其中,通过面试选拔出的114名律师分赴境外参加培训。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认为,中国律师要不断提升法律地位,创新法律服务,加强法律合作,从企业和个人“走出去”,律师“跟出去”要变成律师“陪出去”,最终实现律师“领出去”,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进作用。

  “充分发挥仲裁作用”

  擅长多国语言、熟悉中国国情、深谙调解之道……在有着“世界超市”之称的义乌市,来自19个国家的21名外籍调解员组建了一支涉外纠纷调解队伍。成立3多年来,他们共调解涉外纠纷318起,涉案金额4919余万元,为中外客商挽回经济损失2659余万元。

  除了调解,也有与会人员提出应更加重视和充分发挥仲裁在“一带一路”实施中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合丝路产业合作促进办公室主任袁兵建议,主动推行仲裁作为“一带一路”的优选争议解决方式,因为与法院诉讼相比,仲裁具有裁决易于执行、当事人意思自治、高效快捷、程序保密等诸多优势。

  袁兵建议与“一带一路”国家合建国际仲裁院,促进各国仲裁机构增加“一带一路”国家国际仲裁员,特别是能够有效解决金融、基建、能源、通信、投资贸易等专业争端的专家仲裁员。

  “公证行业系起互信纽带”

  中国公证协会副会长黄群介绍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公证这种法律先导、前置预防措施和公共信用媒介,为各类民商事活动主体之间架起联通的桥梁,系起互信的纽带。

  据介绍,目前,我国有执业公证员1.2万余名,公证机构3000余家,年办证数超1000万件。我国公证行业发挥优势,主动融入,整体规划,把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与进一步拓展公证职能相结合,与完善服务、提升素质相融合,让公证公信力充分彰显。

相关报道

江西丰城电厂"11.24"事故现场搜救基本结束

截至20时,事故造成67人死亡,3人受伤,其中1人正在抢救。善后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国家安监总局原局长杨栋梁受贿、贪污案一审开庭

杨栋梁当庭表示认罪、悔罪。庭审结束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我国积极推动法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战略,也是法治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治水平差异大,法治环境较为复杂, ...

十年检察情

在这里,我看到了兄弟姐妹般的团结,看到奔波忙碌的充实,看到了以院为家、无私进取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