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六国达成的共识,泰国承办了2016年上半年的第一阶段联合扫毒行动,由中国负责承办的第二阶段行动于9月8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启动。截至10月27日,中老缅泰四国在参战区域内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399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779名,缴获毒品总量6.77吨。柬埔寨和越南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179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428名,缴获毒品总量87.3千克。
东南亚第一长河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北麓,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出境后便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称湄公河。湄公河流经世界主要毒品产地之一的“金三角”地区,毒品犯罪历来猖獗,跨境贩毒屡禁不止。5年前,骇人听闻的“湄公河惨案”就发生在“金三角”地区。为有效打击湄公河流域跨国毒品犯罪,提升地区禁毒执法合作水平,2013年4月,中老缅泰四国首次启动湄公河“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取得重大成果,引发域内外各方关注。2015年,“平安航道”行动机制又邀请柬埔寨、越南两国加入并共同制定了《“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三年规划(2016-2018)》。根据六国达成的共识,泰国承办了2016年上半年的第一阶段联合扫毒行动,由中国负责承办的第二阶段行动于9月8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启动。
高层重视 迅速行动
在景洪市郊外的一处山坡上,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的旗帜随风飘扬,“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协调指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便坐落于此。中心内,来自六国的30余名代表每天集中办公。
第二阶段中老缅泰柬越“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开展后,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反恐专员刘跃进专门作出批示,公安部禁毒局局长胡明朗多次听取中心工作汇报。11月3日,国家禁毒委副秘书长、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安国军来到中心,逐一走进每间办公室,与各国代表亲切交谈。云南省作为主战场,在第一时间部署临沧、保山、德宏、普洱、西双版纳5个边境地州公安禁毒、边防部门行动,积极开展堵源截流、破案攻坚、境外追逃、情报收集、联合巡航等工作。为保证中心工作顺利开展,云南省还从以上5个地州各抽调一名行动联络员,并配备了5国语言翻译人员。
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对此次“平安航道”行动也给予高度重视。老挝首次将该国北部、中部、南部与另外5个国家接壤的毒情重点省市纳入行动区域,并在万象设立总指挥部协调国内行动,同时派工作组进驻行动省份进行指导。缅甸把国内开展的第二个“100天缉毒作战行动”与第二阶段“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紧密有机结合,缅甸中央肃毒委缉毒部门联合当地警察、军队协同作战,强力打击掸邦地区突出制贩毒活动,缴毒量屡创新高。作为今年第一阶段联合扫毒行动的承办国,泰国一直密切关注“平安航道”行动进展,其司法部部长多次听取汇报,泰国国家肃毒委也充分调动泰国北部、东北部13个边境府军警执法力量,不断强化边境毒品拦截、专案打击和情报收集工作。作为本次“平安航道”行动的观察成员国,柬埔寨在陆路边境、航空口岸毒品入境的防范上加大了力度;越南对越北部、西部等老越边境及中越边境一带贩毒活动进行了猛烈打击。
联合扫毒 战果累累
9月23日,泰方紧急向中心通报一条涉毒线索:一名南非籍男子涉嫌携带毒品经泰国曼谷飞抵柬埔寨金边。柬埔寨驻中心联络代表斯隆·莫尼立即将该线索报告国内相关部门。30分钟后,柬埔寨警方组织相关力量在机场进行查缉,当场抓获该体内藏毒男子,缴获可卡因587.1克。此系柬埔寨参加“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以来,首次利用情报传递机制破获毒品案件。
据了解,情报线索交流是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建立健全各国情报线索互通机制,六国在情报搜集研判和实战应用上加强了合作。斯隆·莫尼表示,各国禁毒部门通过共享情报,交流了执法办案经验,对区域内打击毒品犯罪意义重大。
作为东道主国家,中国在联合扫毒行动中积极行动、以身作则,在深化执法合作,推动境外除源上不遗余力。中国充分利用与邻国建立的会谈会晤机制及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机制,不断深化打击跨国毒品犯罪的共识,与越、老、缅、泰等邻国军警部门在禁毒情报、案件侦查、联合打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9月以来,共开展联合执法23次,破获百公斤以上国际执法合作毒品案件2起。
此外,为展示中国政府的禁毒决心、强力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中方还组织各国联络员代表进行了禁毒工作相关考察。9月18日至19日,中心全体行动代表前往玉溪市元江县青龙厂毒品查缉站点,集体观摩云南省“堵截二号”毒品公开查缉大比武专项行动。10月10日至15日,中心全体外方代表分别赴上海、云南两省市,实地考察了预防教育、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侦查破案等禁毒工作情况。两次观摩学习使大家受益良多,各国代表对中方如何开展毒品治理、打击毒品犯罪及毒品宣传教育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六国行动代表每周召开例会,分别通报本国联合扫毒成果,交流破获的重大毒品案件。信息互通机制使各国对区域内贩毒团伙的行动路线、活动规律等有了更全面掌握,有力提升了打击毒品犯罪成效。据统计,截至10月27日,中老缅泰四国在参战区域内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399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779名,缴获毒品总量6.77吨。柬埔寨和越南作为观察成员国,也积极开展清毒、扫毒行动,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179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428名,缴获毒品总量87.3千克。
共建机制 意义深远
10月29日晚上,缅甸警方在滚弄检查站查获一起特大贩运毒品海洛因案件,当场缴获海洛因498.8千克。经对犯罪嫌疑人审讯得知,这批海洛因计划运至缅甸和中国接壤的果敢地区,最终运送到中国境内。作为中方“平安航道”行动联络组负责人,公安部禁毒局情报工作处处长王洪儒感慨地说:“近500千克的海洛因,一旦流入国内,对我国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堪设想。”
泰国驻中心联络代表表示,金三角地区贩毒猖獗,毒犯利用多种隐蔽渠道在边境线附近贩毒,给执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通过联合扫毒,共享情报,打击毒品犯罪成效明显增强。为推动“平安航道”行动机制长久发展,泰国不仅在人员及经费上大力支持,还在研究成立永久机构开展区域内联合扫毒行动。
据了解,受全球毒潮蔓延泛滥影响,湄公河流域毒品形势日趋复杂。老挝北部、缅甸北部地区罂粟非法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合成毒品产量居高不下,跨境贩毒犯罪活动猖獗,湄公河流域毒品犯罪呈现出高度组织化、智能化、暴力化、国际化的特色。各国也已认识到,仅靠某一国力量难以对贩毒行为形成有效震慑和打击,区域内国家必须联合起来,一致行动。
王洪儒表示,“平安航道”行动为六国进一步的合作搭建了机制框架,不仅对湄公河流域国家开展联合打击毒品犯罪活动意义重大,而且对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营造一个治安稳定、造福各国人民的区域发展环境也有深远影响。
(梅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