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侦探推理小说大赛颁奖座谈会11月1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作家代表和文学界人士4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在对获奖作家进行表彰的同时,座谈会还就侦探推理小说的创作和发展进行了探讨交流。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会长武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张策主持。
据悉,第六届全国侦探推理小说大赛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从在公开出版物、网站正式发表的203部作品中,经过初选、复选和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获奖作品共41部。这些作品集宣传法制,普及科技,弘扬正义于一体,以设谜、解谜为推动情节发展锁钥,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为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一等奖获奖作品、北京市公安局民警吕铮创作的《赎罪无门》通过经侦工作的现实场景,利用扑朔迷离的布局、充满疑窦的人物,生动展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诚挚关照警察的生活和命运,体现了一个公安作家的责任和天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师雷米创作的《心理罪之第七个读者》,在严谨的逻辑推理中融入情感细节,作品呈现出冷酷、忧伤、现实、向往的多位一体,展现了中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蓬勃异彩。
座谈会认为,这些获奖作品从不同的叙事角度,营造出变幻莫测的悬疑气氛,又以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保持住了读者阅读的新鲜感,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小说情节险象环生,人物形象生动丰满,文风或超脱诗意,或真挚浓烈,从不同侧面深刻揭示了在情感与职责、善良与邪恶、忠诚与背叛之间的痛苦挣扎与终极对决,从而激发起人们对美好人性的渴望与坚守,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会上,大赛组委会还颁发了特别贡献奖,以褒奖蓝玛、何家弘、郑炳南、季伟等作家为繁荣发展中国侦探推理小说事业作出的贡献。终身成就奖颁给了已故的中国侦探推理文学倡导者、组织者和理论实践者于洪笙先生。于洪笙先生生前积极组织创建了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并致力于其成长壮大,搭建起侦探推理文学交流的桥梁,为中国侦探推理文学的发展及在海外的传播作出巨大贡献。
据介绍,全国侦探推理小说大赛是全国公安文联、全国公安侦探小说学会与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联合举办的一项赛事,旨在推动中国原创侦探推理文艺作品的健康发展与繁荣。自1998年举办全国首届侦探推理小说大赛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
(蔡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