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冲锋在执法一线,也曾侦破过大案要案,他见证了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的诞生、经历了分局的成长,也目睹过太多他人的人生起伏,如今他自己身患疾病,唯一的儿子也患病需要照顾,面对自己的人生磨难,他却一笑云淡风轻,继续坚守岗位,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在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布吉派出所接处警室,记者见到了这位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了20多年,被年轻民警尊称为“詹叔”的四级警长——詹德达。他的脸庞显得有些疲惫、高大的身躯略微有些弯曲,但这并不妨碍他整个人的精气神。他的眼睛里流露着见多了世事变幻之后的从容淡定。或许是多年从事社区群众工作的原因,和詹叔聊天是件特别愉快的事,他很健谈,透着一股让人说不出的亲切感。
不忘从警初心
詹德达1988年在梅州梅江参加公安工作。1993年初,他抱着见见世面的想法通过考试从梅州调到了深圳。当时,龙岗分局尚未成立,那时的布吉分局从2个派出所变成了10个派出所,他被分配到了刚成立的李朗派出所。整个派出所只有5名民警,办公楼还是临时向村委会借的,几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当时的李朗,一眼望去都是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小工厂,进出李朗只有两条路,没有路灯、公交车,连家乡的小县城都不如,荒凉得让人难以想象,但詹德达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在李朗扎了根,一干就是近10年。
2002年,詹德达被调到平南派出所,从事社区工作。这一干又是11年,直到2013年8月,詹德达调至布吉派出所。刚到布吉派出所那会儿,平南派出所接手他工作的社区民警经常给他打电话,“去社区走访的时候又有群众问起你去哪了,让你有时间多回去看看”。接到这些电话的时候,詹德达心里总是感到非常温暖。当社区民警这么多年,离开的时候还有这么多人记得他、牵挂他,这应该是老百姓对他的最大褒奖,也是一名警察职业价值的最大体现吧。
调到布吉派出所后,所领导考虑到詹德达已经年过半百,将他安排在不用四处奔波的110指挥室负责接处警工作。这个岗位只是不需要冲锋在前,其实并不轻松,承担着每起警情的指令发布、指挥协调、落实督促等职责。布吉派出所管辖的面积虽不大,但辖区人口多、治安复杂,詹德达曾经从早上9点接班到晚上12点交班接警都没停过,有时候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曾经有个来派出所办事的律师在派出所呆了一个上午,目睹詹德达的忙碌后对他说了一句话:“老詹,你上班这么忙,下班回家后可能一句话都不想说了吧。”
黑夜围捕持枪劫匪
当警察这些年,詹德达面对过不少刀光剑影。1995年的一个夜晚,在李朗派出所辖区发生了一起持枪抢劫采石场的案件。劫匪抢了摩托车和一些现金,还打伤了人。接到报警后,詹德达和同事迅速赶到现场。得知劫匪刚离开现场,警方马上分两组包抄劫匪。詹德达和两位同事绕过水库包抄。当时天很黑,他们到达后,刚把手电筒打开,就看到几十米外黑黝黝的枪口对着自己。对面的劫匪也是3个人,詹德达大吼一声:“警察,不许动!”毕竟做贼心虚,3名嫌疑人被詹德达的气势吓倒,落荒而逃。詹德达和同事们紧追不舍,把3名劫匪逼到了水库边缘。此时,支援警力也赶到了现场,大家齐心合力终于揪出了2名藏身于水草只露出头的劫匪,击毙了1名持枪反抗的劫匪,后来又陆续抓获了另外4名团伙成员。
不过,詹德达告诉记者,工作中遇到这种危险时刻毕竟是少数,最多的是需要面对普通的市民群众。遇到一些情绪激动的群众,他总是提醒自己要换位思考,耐心安抚,平息群众的怒气、怨气,让群众配合警方工作,便于快速、准确处警;面对需要帮助的群众,他总是急群众之所急,有时自己掏钱给饥肠辘辘的群众买快餐,为身无分文的受害人买车票,帮迷途的老人、小孩联系家人。
患重病依然坚守岗位
2013年,詹德达在一次常规体检后接到医生的电话,说是肝有问题,让他去复查。当时他还不以为然,没想到复查后才知道自己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肝硬化,要每天服药、每周打针,还要定期复查。在詹德达的宿舍,放着很多瓶瓶罐罐,都是治疗肝硬化的药物。
今年初,詹德达唯一的儿子又发现患有急性甲状腺肿瘤,家庭压力瞬间剧增,领导了解到他的病情和他的家庭状况后,也劝他多休息,而且根据政策他可以提前退休,但詹德达拒绝了,他笑笑说自己的病不算什么大病,再说自己不愿意这么早就脱下这身警服。他坚持一边保守治疗,照顾家庭,一边值守岗位,并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而影响到工作。他说:“虽然我没办法像年轻人那样战斗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但我仍希望尽自己所能,守好辖区的平安。”
(卢笑 柳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