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公安局驻村扶贫干部杨武在同心县下马关镇窖坑子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第2年。杨武下到基层当农民,在短短两年内成功担起了扶贫带头人的角色。
眼前的杨武皮肤黝黑,咧嘴一笑,露出锃亮洁白的牙齿,他信心满满,完全把窖坑子村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
窖坑子村位于同心县东南部,距离镇区11公里,全村共有567户、1996人,分布在3个自然村。为打开工作局面,杨武和另外一名驻村民警代永祥顶着风沙,冒着酷暑,走遍了300余户困难家庭。对人口数量、文化程度、劳动力、经济来源、致贫原因、存在困难等方方面面了解得清清楚楚。窖坑子村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基础设施很差,村队之间没有公路,缺水断电是家常便饭……一大堆现实困难摆在面前等着他们去解决。
杨武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订了扶贫规划实施方案。为确保精准施策、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他与扶贫工作队分头行动,多次与吴忠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单位负责人联系沟通,很快争取了一些资金和项目的支持。
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他与扶贫工作队积极促成吴忠市公安局交管局与浙江企业家联系协调,为窖坑子村、白家滩村两个学校120名师生捐赠了6万多元的学习用品和办公设备。他们还积极协调县交通局投资800多万元,对15.3公里长的乡村公路进行了硬化;协调供电部门更换了老旧变压器,彻底解决村民的用电问题。
去年7月,同心县委书记马洪海一行到窖坑子村调研扶贫工作,杨武抓住座谈的有利时机,代表村支部汇报了脱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很快,村民的吃水难、住房难、活动难等问题相继得到解决,村民全部喝上了自来水,村委会的危房得到了改造,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扩建工程顺利完工。
解决了扶贫工作的瓶颈问题后,他带领扶贫工作队开始思考长效扶贫的良策。他们想到了产业带动的办法,并把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项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长远规划。
窖坑子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部分村干部带头、致富能手协助建立起来的一个村民自助经济组织。由于长期缺乏资金,合作社一直规模不大,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杨武积极向各级组织和领导汇报,成功争取到互助资金80万元、就业款210万元、妇女创业贴息贷款400万元,又与市扶贫办联系,争取到了“小杂粮”种植补助资金10万元,一举解决了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和部分贫困户扩大生产缺乏启动资金的困难。
(苏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