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最高法:终身监禁的贪污受贿罪犯不得再减刑假释

2016-11-15 14:12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中国长安网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 周亚强)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有关情况。新增对决定终身监禁的贪污、受贿罪犯不得再减刑、假释的规定。

  本次出台的《规定》,是对2012年7月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修改完善,有利于从实体制度上进一步保障减刑、假释案件办理的公平、公正。

  近年来全国减刑、假释案件平均每年在60万件左右。据最高法审判监督庭庭长夏道虎介绍,前些年,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有权人”“有钱人”被判刑之后,减刑相对较快、假释及暂予监外执行比例过高、实际服刑时间偏短,个别案件办理违背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甚至暗藏徇私舞弊、权钱交易,对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的损害巨大,造成影响恶劣。

  针对此类现象,本次《规定》明确了减刑、假释的性质及适用要求。“《规定》在第一条中即规定‘减刑、假释是激励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夏道虎表示,罪犯只有积极改造,表现优异者,才能获得减刑、假释。

  《规定》新增对决定终身监禁的贪污、受贿罪犯不得再减刑、假释的规定。对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但尚未达到情节恶劣,不执行死刑的罪犯,在明确死缓执行期间重新计算的同时,新增了“减为无期徒刑后,五年内不予减刑”的从严规定。

  《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减刑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减刑幅度的规定。针对实践中一些罪犯减刑过快过多,实际执行刑期偏短,特别是对一些重刑犯的刑罚执行存在生刑过轻、死刑过重等问题,《规定》通过科学测算,对有期徒刑罪犯、无期徒刑罪犯、死刑缓期执行罪犯、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罪犯,在减刑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减刑幅度上均做了相应调整,以便有效的发挥刑罚的功能。

  此外,《规定》明确,对职务犯罪罪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金融犯罪罪犯以及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严重暴力性犯罪等依法应当从严控制减刑、假释的罪犯,新增减刑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减刑幅度从严的规定。

  据悉,该司法解释将于2017年 1月 1日起施行。

相关报道

“港独”议员梁颂恒、游蕙桢被取消资格

11月15日下午3时半,香港高等法院就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及律政司提请的“青年新政”候任议员梁颂恒、游蕙桢宣誓无效、取消议...

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韩先聪受贿、滥用职权案一 ...

对韩先聪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经审理查明,韩先聪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32...

向着网络强国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 ...

网络安全法的制定颁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互联网治理模式转变和治理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一个人温暖一座城

从他们和陈清洲的故事中,感受陈清洲一心为民、大爱无私的公仆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