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老庭长的乡土情:记广西都安法院下坳法庭原庭长卢汉票

2016-11-15 10:52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老庭长的乡土情

——记广西都安法院下坳法庭原庭长卢汉票

卢汉票(右二)到工厂回访一起因交通事故截肢的当事人小甫(左二)。

卢汉票(左二)和法庭负责人廖家宝(右一)一起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

  “人心是肉长的,天下哪有不疼自己孩子的母亲,现在她经济条件不宽裕,抚养费降低一点可以理解,总不能少了点抚养费,你就不养孩子了吧?”

  “卢叔,我也想通了,总归是自己的孩子,再怎样都要尽到父亲的义务。”

  “离婚对孩子肯定有影响,但无论如何都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让他们上学读书。”

  “这个您就放心吧!”

  10月20日的下坳镇夹风带雨,冷不防就能给人一个哆嗦,然而下坳法庭的调解室里却是暖意盎然——像往常一样,63岁的老卢又成功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原本为了抚养费争得面红耳赤的当事人黄绍喜,甚至当着老卢的面握手言和。不管多拧巴的事儿,老卢似乎总有解决的办法。

  老卢叫卢汉票,身材瘦削而精神矍铄,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在下坳这个4万多人的小镇里几乎无人不晓。30多年来,从工作到退休,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下坳人民法庭的庭长到下坳法庭的特约调解员,卢汉票从未因时间的流逝和身份的变换,改变对司法为民的执著。

  离不开的守候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全国岩溶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被称为“石山王国”,也是全国有名的特困县。卢汉票老家下坳镇吉隆村太阳屯就在石山累累的弄场里。

  1978年,退伍回乡的卢汉票进入都安法院工作。1982年,卢汉票主动申请到下坳法庭工作。刚工作6个月,他又奉命去组建板岭人民法庭。在那个年代,乡政府只有存放杂物的两间仓库能给法庭使用,为了省下500元多买几套办公桌椅,卢汉票连续7天将装修所需的建材从5公里外拉到乡政府。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帮助下,板岭法庭的组建工作仅用12天就完成了。

  1983年到1984年的两年间,卢汉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法庭连续两年被都安县法院评为先进集体,卢汉票年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司法工作者。

  1985年,卢汉票回到了下坳法庭。连他也没想到的是,这一干就是将近20年。

  下坳法庭辖大兴、隆福、下坳等几个乡镇60多个村,拥有延绵数百公里的广阔地域,山路崎岖、气候潮湿,法官办案困难重重。卢汉票调任下坳法庭庭长时,留给他的不过是两间不足70平方米的泥瓦房,法庭4名干警,有3人要求调走,全庭每年结案不过十余件,是全院有名的“后进法庭”。

  “下坳一些地方到现在都还没有通车,办案只能选择走路或者骑摩托车。”下坳法庭的现任负责人廖家宝介绍,“潮湿的气候也是个大问题,多的时候,法庭每天能用抽湿机抽出三四十斤水。”

  当时,一些同事亲友也曾劝他:“下坳法庭条件那么差,业务也一直搞不上去,你何必自讨苦吃!”在部队摸爬滚打过的卢汉票,也把执拗不服输的牛脾气带到了法庭工作中。

  “我就不信这个邪,不改变法庭面貌,我不姓卢!”卢汉票说,“我当时也不知道哪儿来这股干劲。”后来他们仅用4个月的时间全部审结历年的积案。当年新立案87件全部结案,创下法庭组建以来的结案数新高,“后进法庭”一跃成为先进法庭。

  1992年,卢汉票筹措到8万元建设资金,建起了一栋建筑面积为300多平方米的三层办公综合楼,彻底解决了法庭办公、干警住宿难题。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任文到下坳法庭检查工作时,握着卢汉票的手称赞道:“你们这个法庭建得好,案件审理质量也高!”

  有人曾质疑,卢汉票是不是想快点提拔,所以把法庭的辉煌经历当做了“敲门砖”“问路石”。确实,卢汉票的仕途之路本可以宽敞坦荡。早在1994年到1995年两年间,他就有机会回到法院本部担任执行庭庭长,甚至出任下坳乡(现改为镇)乡长,但为了对法庭工作的这份热爱,他却一次又一次选择了放弃。

  “我离不开法庭,这里就是我的家。”回忆往事,卢汉票毫不后悔。

  攒不完的民心

  王叔的水牛啃了张嫂的庄稼,小李盖房堵住了老刘的出行通道……在基层法庭,法官接触的大多是一些“芝麻”小案。可卢汉票恰恰认为,法庭的威信,法官的威望,就是靠经年累月办理这些小案累积起来的。“一名人民认可的法官,他眼中的案件没有大小之分。”他说。

  下坳镇板庄村有过这么一件离婚案,女方因丈夫有外遇,一气之下带孩子回娘家住,死活要离婚。眼看妻子说走就走,男方决心痛改前非,恳求法庭不要判离。

  为了挽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卢汉票先后十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一方面向男方分析婚后出轨的危害,另一方面为女方讲解冲动离婚的成本,让女方多从家庭的长远利益进行考量,特别是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最终,女方被卢汉票的真诚感动,决定重新接纳男方。如今,夫妻俩不但感情和睦,还办起了家庭加工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当年要不是卢庭长,哪有现在的我们?”直到现在,夫妻俩还铭记着卢汉票的恩情。

  怎么办好让群众认可的调解案?卢汉票坦言:“必须要结合法律和事实,耐心、反复地向群众讲道理,一次不行,就讲两次三次四次……让他们明白即便上了法庭,讲的也是一样的理。”

  “在家乡工作,当事人多是熟人熟脸,你稍一偏颇,人们就会在背后戳你的脊梁骨骂,所以必须行得正、坐得端、站得直,大家才会相信法律,才会相信法官。”卢汉票认为,不仅要办出好案,还要办出铁案。

  为此,在20多年的法官生涯中,卢汉票始终将“说情不听,送礼不收,行贿不要,请吃不去”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

  有一次,一名当事人打赢了官司,为了向卢汉票表示谢意,说什么也要给他送只鸡。僵持不下,卢汉票跟对方掏心窝:“一只鸡虽不大,但事关公平正义。如果我拿了你的鸡,你赢官司,别人会说是因为我帮你,你本来有理也变成无理了,你冤我更冤!”当事人冷静一想,觉得卢汉票说得在理,只好把鸡带走了。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老百姓心里有面镜,知道你是浊还是清。”——这是卢汉票写在笔记本上自勉的一句话。20多年的法官生涯,卢汉票先后被评为广西法院系统“十佳”庭长、自治区政法系统“十佳”干警、全区人民满意“十佳”干警、全国法院模范等荣誉称号,还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勋章。

  说不出的再见

  2002年6月,卢汉票光荣退休了。可卢汉票很快就发现,乡亲们遇到法律疑难,还找他咨询,发生矛盾纠纷,还找他调解。

  2003年初,下坳镇光隆村的覃氏兄弟因为祖屋发生了纠纷。弟弟坚称父母有遗嘱,房子全归自己,哥哥认为自己也有份。村委多次调解未果,两兄弟找到卢汉票:“卢庭长,这事你给我们说说理!”卢汉票很为难:“我已经退休了。”大哥说:“我们就信你,毕竟是兄弟,能调解最好,一上法庭就结仇了。”

  经过深思熟虑,卢汉票给两人分析,老人家的口头遗言没有证明人,没有法律依据,因此祖屋两兄弟都有份。两兄弟见卢汉票说得头头是道,言归于好。

  “很多群众不懂法律知识,我既然土生土长在这里,就应该继续干下去。”这件事后,卢汉票干脆与随后退休的老搭档覃瑞枢开了一间法律服务所,义务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法律服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在下坳镇一家绝缘绕线加工厂工作的小甫,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卢汉票向他伸出援手时的每一个细节。

  2015年2月9日,时年17岁的小甫驾驶一辆电动车,在超越前方同方向由卢某驾驶的一辆多功能拖拉机时发生侧翻,小甫的左脚被拖拉机前轮碾压,最终造成六级伤残。经交警认定,这起交通事故小甫负主要责任,卢某负次要责任。

  事故发生后,小甫急需安装假肢,但是赔偿款迟迟没有到位,小甫的父母愁得不行。他们曾咨询律师,事先需要支付的2万元代理费让这个贫困家庭无法接受。走投无路之际,小甫父母听说卢汉票退休后帮人免费打官司,就抱着最后的希望向卢汉票求助。

  “年纪还没么小,就失去了一条腿,以后的路怎么走?一定要给小甫多争取点,以后生活多点着落。”看到小甫时,卢汉票心生怜悯。

  卢汉票开始忙活起来。除了仔细研究保险理赔方面的法律问题,他还多次自出路费赶去县城,向保险公司了解情况,约双方商讨调解方案。2015年12月9日,在卢汉票的主持下,当事双方就赔偿达成调解协议:保险公司依法承担小甫的伤残费用等12万元,卢某除了已支付的1.16万元医疗费外,自愿再赔偿小甫4万元。

  “多亏了卢叔,现在我不但可以正常走路,还就近找了一份工作,完全可以自理了。”现在的小甫一脸明媚,一年前的阴霾早已消散无踪。

  “拼死拼活忙个没完,还愣是分文不取,老卢真是太轴了,要是做律师早发大财了。”对卢汉票的“实诚”,难免有人不理解。事实上,就连卢汉票的家人也颇有微词,认为卢汉票退休后不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反倒是越老越能折腾,忙起别人的事比自己家的事还上心。

  面对种种非议,卢汉票雷打不动。退休14年来,卢汉票为老百姓提供的法律咨询不计其数,参与主持调解的矛盾纠纷超过200起。经过不断实践,卢汉票还总结了一套调解工作法:以公心树权威、以热心建感情、以诚心解民忧、以婆心释法理、以慧心促审判、以爱心构和谐,不断造福着下坳群众。

  随着“卢汉票”这块金字招牌的打响,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解决法律问题,卢汉票也不忘给自己“充电”,经常浏览各种权威法律网站,查询、研究一些经典案例,看权威是怎么判案的,然后在实践中运用。此外,他每年自费购买几百元的法律书籍,一旦群众在法律问题上存在疑惑,他就拿出书本指给他们看,让他们心服口服。

  永不灭的薪火

  “今年初都安法院部署了重塑形象、敢于担当、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从卢老身上,我们恰恰看到了这些精神特质,他就是我们身边学习的榜样!”都安法院院长闭克武说。

  为了弘扬卢汉票的奉献精神,最大化发挥他的调解作用。2016年1月,都安法院在下坳法庭设立了以卢汉票名字命名的“卢汉票工作室”,邀请“阔别”了14年的卢老庭长“回家上班”,负责案件庭前、庭中、庭后的调解和释法析理工作。

  下坳镇的王某与邻村的阿月2012年经人介绍谈婚论嫁,王某前后共送出了2万多元彩礼。两人同居后一直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4年后,阿月以和不来为由离开王家,打算另嫁他人。

  王家人难以接受人财两空的结局,于2016年2月14日组织几十人赶到阿月家准备抢人。面对这一紧急状况,阿月只好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要求派出所保护并解决这件事。无奈双方分歧过大,警察出面调解,双方依然争执不下。第二天,王某和父亲将阿月父女起诉到下坳法庭,要求阿月父女返还2万多元彩礼。

  卢汉票随即开展诉前调解,通过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向双方当事人释明婚姻法的规定,阐述谨慎对待婚姻的重要性。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阿月父女自愿返还2万元彩礼给王某父子,双方之间不许相互干涉对方婚姻自由。

  “卢汉票工作室”成立后,卢汉票感叹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但他却很享受这个过程。

  他时常一边接待当事人,一边接听源源不断打进来的电话,有问如何立案的,有问宅基地纠纷如何解决的,一天下来少说也有10多个电话。眼看咨询电话有增无减,他索性将自己的电话号码作为法律热线张贴在下坳法庭门口。

  案件调解后会不会出现反复?调解款是否已经履行到位?当事人对法院工作有什么建议?总有一股“折腾劲儿”的卢汉票还制定了“回访”制度,用心倾听群众声音,确保案结事了人和。

  数字忠实的反映了卢汉票为下坳法庭带来的变化。截至2016年9月,下坳法庭今年共收案77件,结案68件,以调撤方式结案57件。其中,卢汉票主持或参与调解的就达到了42件。

  “在调解工作上,年轻法官没有老法官那么有经验,很多时候是从法律角度来考虑问题,卢老来了以后,能够借助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开展调解,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使调解工作事半功倍。”廖家宝说。

  经常在下坳镇代理离婚案件的法律工作者覃海泉也是赞不绝口:“卢老回到法庭更加便民了,很多案件在进入诉讼前就能一揽子解决,纠纷解决得快,诉讼费也减半,还不用开庭,节省了很多时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需要不断传承。现在都安法院及都安党委政法委、都安团委、都安直属工委等部门相继发出通知,号召广大干部学习卢汉票“扎根瑶乡、敢于担当、爱岗敬业、清正廉洁、司法为民”的精神。

  今年5月1日,中国文明网“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拉开序幕,卢汉票成为当月“中国好人榜”之“助人为乐身边好人”候选人,进一步提升了这位老模范精神的时代意义。

  7月,都安瑶族自治县党委明确将卢汉票树立为全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先进典型。

  尤其让卢汉票欣慰的是,都安法院又在法院本部和其他派出法庭设立了4个“卢汉票工作室”,实现了“卢汉票工作室”的全覆盖。这也意味着更多群众享受到贴心、及时、可靠的司法服务。

  现在,“卢汉票”不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费文彬 林昱钢 黄敏 )

相关报道

治理校园暴力需长效机制

相关部门接二连三出台举措,凸显了对广大学生安全的重视,也是对全社会特别是家长急切吁求校园安全的回应。

南京特大非法集资案宣判 282人被骗2700万

今年5月,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王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将其公诉至南京市鼓楼区法院,案件审理中,王某的亲属代为退出其...

瓶装水印上失踪儿童头像销售惹争议

“这种水售价5.5元至6元一瓶,扫描瓶贴上的二维码,会弹出‘宝贝回家寻子网’的窗口。我们在摆放时都会将印有失踪儿童信 ...

用手中法槌敲出广大群众的心声

在多年的法官生涯中,汤君丽始终敬畏法律尊严,兢兢业业地守护法律天平的公正,秉承一份“不忍人之心”,敬事、爱众、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