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网络安全法》夯实互联网发展制度基础

2016-11-08 17:52  来源:正义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昨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网络安全法》。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法律,该部法律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法治保障。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速度较快,基础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提高,但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相应的安全措施未能及时跟上,针对我国重要信息系统的高强度有组织攻击威胁形势愈加严峻,个人信息泄露、网络钓鱼等方面的安全事件数量不断上升。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显示,该中心去年共接收境内外报告的网络安全事件126916起,同比增长125.9%,排名前三位的是网页仿冒、漏洞和网页篡改三类,主要遭受攻击的对象为政府、金融机构和基础电信企业,损害了企业利益和金融安全,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

  维护网络安全,需要法治来保驾护航。如今,我国初步形成了覆盖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互联网治理、信息权益保护等信息社会核心领域的规范体系,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相关争议与问题能够通过行政执法与司法机制加以解决,市场与各种社会主体的信息化法治意识初步确立。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立法主要是由低层级的规章或者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构成,高位阶的立法较少,一些重要领域规范缺乏,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一些立法更多考虑的是建设、安全、秩序与管理等需要,未能对应用、创新、权利与发展等给予同等考虑,不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能力。该部法律的出台,无疑弥补法律位阶的空缺,为构建系统化的法律制度提供了保障。

  “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既阐述了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又指出了网络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网络安全法》的出台,为网络安全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借此时机,我们更要加速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建设,为网络强国的建设提供持续的制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