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地区发展平衡问题委员建议
加大对西部基层法院司法公开支持力度
司法公开工作开展以来,有的地方法院搞得有声有色、可圈可点,老百姓很满意。但是,受经费和人员不足的限制,在西部等一些欠发达地方的基层法院还存在差距,特别是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司法公开工作的短板。此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中指出,一些法院在资金设施、人力技术方面投入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司法公开工作水平。
在11月6日进行的分组审议中,多位委员关注到了地区发展平衡问题,建议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司法公开工作平衡发展。
吴晓灵委员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做预算的时候应该加强对公检法预算投入力度,其次在基层法院财务到了省级的同时,我认为项目预算也应该到省级,而不光是人员经费。在省级做项目预算,就是省一级把各种项目汇总起来,然后列成预算,不要一个个地直接对发改委,这样能够提高预算的效率。”
此外,针对地方基层法院技术条件有限,缺乏IT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的问题,吴晓灵建议加大这方面的技术投入。“他们没有人,培养人不太容易,但增加预算是可以的,可以采取增加预算、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基层法院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
马馼委员认为要加强对基层法院的指导。“调研中发现,底下大家感到负担很重,法院人少案多,还有基层法院的人才和设施上不太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希望加强顶层设计,循序渐进。”
“下一步一定要抓好基层,抓好市县这两级法院的司法公开工作。不仅是因为这两项工作在基层工作量大,情况更复杂,而且基层两院的工作更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更能反映司法改革的成效。”韩晓武委员说。
莫文秀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困难地区基层法院司法公开工作的支持,在政策倾斜、资金安排、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支持。
“相比较而言,中西部边远落后地区、民族地区,不说重不重视的问题,发展不平衡其实最主要还在于基层法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跟不上,人员的素质也达不到司法公开的要求。”王明雯委员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层法院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给予政策、物资保障、技术支持等各方面倾斜和帮助。“司法公开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司法公正、公平,但是司法资源不均衡,这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这个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罗亮权委员指出,司法公开信息化的运用,在不同级别的法院和不同地区法院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很多西部边远地区法院,在利用网络技术公开信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局域网和门户网站的建设栏目简单,内容量也偏少,还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朱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