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枕碧楼最后公务

2016-11-07 09:11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宣统三年(1911年)二月因遭礼教派弹劾,修律事务处处掣肘,沈家本在无奈之中提出辞去修订法律大臣和资政院副总裁的奏请。朝廷也就顺其奏请,于当月二十二日下谕旨:“以大学士世续,为资政院总裁,学部右侍郎李家驹,为资政院副总裁”。又谕:“命法部左侍郎沈家本回任,以大理院少卿刘若曾,为修订法律大臣”。

  不再忙于修律,沈家本先生自然清闲了许多,这年的初夏,竟有闲重游南河泡(今北京广安门莲花池),情趣所致,赋得百言长诗《六月二十八日南河泡小饮》,诗中尽达他的思绪,其中有这样描写塘中荷的诗句:“亭亭千万柄,心清香远布。”何等闲逸。然而他还是关心着国事,关心着政局,“淼淼水一方,清旷淡吾虑。”然而政局如此纷乱,这“虑”是难“淡”的。所以“方今软红尘,新旧正猜妒。”还是令人难以心静啊。

  这一年,武昌起义震惊了清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挽救危机,袁世凯“责任内阁”成立了,沈家本以七十一岁高龄出任司法大臣。在沈家本心中,还是惦记着司法改革的,上任伊始就积极促成《大清民律草案》的修订。当然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正在苟延残喘,司法改革也注定虎头蛇尾了。

  1911年12月底,南北议和,达成停战协议。由伍廷芳代表南方军政府和由唐绍仪代表袁世凯,在上海租界和谈。次年1月22日,孙中山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他即宣布辞职,推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在大革命的冲击和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清王朝投降了。公元1912年2月12日,也就是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沈家本以司法大臣身份参加了清帝退位仪式,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时局骤变,沈家本先生可以交差了,但他必须等待民国政府的司法总长接任。不曾想,后来的一段时光,老人还得在枕碧楼忙完最后的公务。

  我们且选取几则这一段时间老人的日记吧。

  《壬子年日记》(1912年)——

  正月二十二日:午后二钟赴阁(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务部公署),大众齐集后上大楼,依次排列,请大总统就位。大众一鞠躬,总统宣誓辞,宣毕面递于欢迎使。欢迎使诵颂词,总统有答词毕。二喇嘛递乌达,总统回赠乌达于挂其颈间。于是大众诣总统前一鞠躬。先是各署首领依次行礼毕,总统退位,大众又一鞠躬,总统退入别室。个领带同丞参司员谒行一鞠躬礼毕。下楼茶会,归来未四钟。

  二十五日:风微小。总统令特任唐绍仪为国务总理。

  二月初七日:罗石帆来。石帆言伊侄在沪,去年冬仲信来,言南方有举余为司法长之说,此次究竟不知如何。甚矣,虚名之累人也。

  十一日:风略小晴。司法总长王宠惠。

  十七日:司法次长徐谦(字季龙,原修订法律馆提调,曾任京师地方审判厅厅长、京师高等审判厅检察长)。

  二十一日:风大。参议院仍在,法律学堂派张宗祥、曾怡进二人专司照理。

  二十三日:季龙来言,昨见总统,次长一职辞之不获,王总长悉熟人必能融洽。来电言许归里三星期方能来。总统则曰需两月方能来。

  三月初六日:季龙来书言,署中公事暂行停办,印信已不能用,行文等事亦暂行停止。有要紧者送伊处办理。伊每日在国务院办事,不进署矣。余专候交代事毕,即可脱离政界矣。

  十五日:王总长今午抵京,寓国务院。

  由此可以看到,沈家本先生盼望尽快交接的急切心情。终于这位王总长来了,于是法部很快做了交代。二十四日新上任的王总长,专程来到枕碧楼拜望这位司法界的前辈。按说这应该是万事具结,老人可以清净地做自己的事了,他的心情十分舒畅,二十八日还请了十几位亲友到家便餐,畅谈至晚上九点多,发现天有小雨才散去。

  至三月五日,法律学堂也交代完毕,老人终于可以脱离政界的煎熬轻松度日了。十七日下午,他高兴地到文明茶园看戏。二十六日,在笔者祖父沈承煌和笔者三伯父沈仁培的陪同下,参观了京师劝工陈列所(即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劝工陈列所”,其为官办的工艺局产品展销场,承担民族工商业的展示功能,是“北京劝业场”的前身)。虽然边走边歇,还在接待室卧休一阵,然而看得出沈家本那轻松的心境。

  无奈,时局并不像老人希望的那样安定,枕碧楼也还没有清净。南北各方政治势力的争斗,使得上任不久的国务总理唐绍仪辞职了,各部总长也随之更迭。一番争夺后,陆征祥成了国务总理,而各部总长又得重新安排。

  还是《壬子日记》的记载——

  五月二十七日:馨吾(胡维德,字馨吾)来言,国务,同盟会人总统留之不得,不得不另访替人。与陆总理拟四人孙毓筠、胡瑛、沈秉堃,而欲以司法属余,因陆与余不识,讬馨吾转致此意。余婉谢之久病未愈,实难再出应世事。

  二十八日:张杏生(原修律馆总篡,曾与董康一起赴日考察)来,仍是馨吾嘱来说项者,并言参议院可不到,国务院也不必常到,可在(府)总其大成。余仍以疾辞。

  二十九日:施伯彝来,乃陆子兴属来,余告以病不任事。伯彝见余病状,亦不甚怂恿。段芝泉(即段祺瑞)来,总统属来劝驾,余仍以病辞。连日政界人来,言语过多,气急之证益甚。

  六月初一日:黄昏斗华(沈家本之二婿)由馨吾处归,复以不入耳之言,来相劝勉。无如余病体之不能支持乎。

  来相劝者不绝,老人已经很不耐烦了。于是,与家人商定,从次日起,讬言赴西山养病,来客一律不见。凡客来,皆由二爷挡驾,或在枕碧楼接待。当晚张杏生来探口风,笔者之二祖父沈承煦,也就是沈家大院的二爷,在枕碧楼客厅接待,告知老人病体实在不能支持。自此劝声稍息,直到六月十二日,袁世凯大总统派人送来了“法律顾问状”,司法总长之事,终算是彻底作罢。

  之后,老人并没有脱离社会,他关心着中国法学研究的发展,撰写了《法学会杂志序》、关注着社会政局的变化,到江苏会馆参加了欢迎大都督陈英士的活动,还在枕碧楼接待了来访的陈英士。他多么希望国家安定、百姓安康,并期望着中国法学的昌盛啊。

  从此,沈家本先生开始了他最后的书斋生涯,为世人留下了《汉律摭遗》等一批传世之作,也成就了老人的终生夙愿。(沈厚铎)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