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特点读懂《准则》《条例》: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总括篇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五大特点读懂《准则》《条例》 ——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总括篇
新华社记者罗宇凡、李亚红
新时代有新任务,新形势有新要求。2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正式发布。综观《准则》和《条例》,有五个方面鲜明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深入领会六中全会精神,有助于把《准则》和《条例》更好地贯彻执行到位。
特点一:以党章为根本依据
《准则》在序言部分就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条例》第一条就明确“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无论是《准则》还是《条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党章为根本依据。
【解读】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准则在党内法规体系中的位阶仅次于党章,是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的基本规定。条例次之,是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的全面规定。
《准则》和《条例》突出尊崇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着力把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要求具体化,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出台的重要文件和党内法规中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监督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系统化,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详细】
遵守政治纪律的“两张清单”——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严明纪律篇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遵守政治纪律的“两张清单”——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严明纪律篇
新华社记者崔清新、罗沙、王思北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考验”“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全党如何严守纪律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在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面前,党员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准则》从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清正廉洁方面对全体党员分别列出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
维护党中央权威 保证全党令行禁止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要做到这些,全体党员要遵循以下正负面清单:
【正面清单】
——必须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核心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对党中央作出的决议和制定的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向党组织提出保留意见,也可以按组织程序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党中央提出。
——全党必须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全党必须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详细】
六中全会后,怎样过好组织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组织生活篇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六中全会后,怎样过好组织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组织生活篇
新华社记者孙铁翔、白阳、丁小溪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任务、举措。那么,《准则》对我们党的组织生活有哪些要求呢?
如何避免“拍脑袋”作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在决策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过于强调个人意志、忽视群众声音,使得党内的“民主”和“集中”失去效力,民主集中制无法贯彻执行。
针对这一问题,《准则》提出,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违反这项制度。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说,这项原则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应该充分发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而有效的贯彻执行。【详细】
给思想“补钙”为精神“加油”——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理想信念篇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给思想“补钙”为精神“加油”——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理想信念篇
新华社记者黄小希、崔静、姜潇
还记得入党时面向党旗宣誓的场景吗?“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2日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一系列要求,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提供了遵循。
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该如何加强学习?
人无精神不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准则》提出,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学习。学习什么内容?《准则》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聚焦现实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详细】
用权受监督 失责必追究——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加强监督篇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用权受监督 失责必追究——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加强监督篇
新华社记者罗宇凡、罗争光
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党内监督应该怎么开展?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如何有效结合?2日公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供了根本遵循。
监督重点:抓好“关键少数”
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近年来,中央重拳反腐之下多名高级干部“落马”,警示我们: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谋取权位,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准则》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条例》要求——中央委员会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现其他成员有违反党章、破坏党的纪律、危害党的团结统一的行为应当坚决抵制,并及时向党中央报告。
《条例》将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单设一章,是对现行条例的突破,体现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表示,把高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和关键,就是要让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树立起规矩意识,时刻保持警惕,紧绷纪律红线,既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家属亲友身边人,真正树立和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