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668家旅游企业公开承诺向“不合理低价游”说不
诚信经营须加强内部管控 打击“非法一日游”要靠社会共治
法制网北京11月2日讯(记者余瀛波) 全国首批668家旅游企业今天公开承诺:如出现“不合理低价游”等问题,自愿接受监管部门的顶格处罚,并对利益受损游客给予加倍赔偿。
为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引导旅游企业诚信经营,近日,国家旅游局号召全国旅游企业自愿承诺诚信经营,得到行业协会和广大旅游企业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的668家旅游企业与各地旅游协会自愿签订了《旅行社诚信经营承诺书》。
中国旅行社协会会长、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立军在诚信承诺仪式上表示,今年10月以来,国家旅游局集中力量开展“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活动,力度之强、措施之实、节奏之快,让全行业感受到国家旅游局决心之坚定。为响应国家旅游局的号召,全行业积极行动起来,一大批旅行社主动下架“不合理低价”旅游产品,集体向社会承诺,守法诚信经营,杜绝虚假宣传,接受社会监督,发出了抵制“不合理低价”的行业声音。作为行业组织,在此次专项整治活动中,中国旅行社协会更需发挥积极作用。
张立军指出,协会将和全行业会员自觉依法诚信经营,共同抵制“不合理低价游”。以会员企业信用信息作为评先评优、市场拓展、行业扶持的重要参考,协助主动公开承诺、长期诚信经营的会员企业,获得更多的业务优惠、市场机会。
张立军强调,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鼓励更多旅行社加入承诺名单,共同厚植诚信经营的市场氛围,真正让诚信代替欺诈、守法代替违法、良性竞争代替恶性竞争,让旅行社行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行业。”
作为入选首批“公开承诺诚信经营旅行社”名单的100家北京旅行社的代表,北京市旅行社协会会长、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董事长于宁宁告诉记者:“今天我来参加这个活动,不是国家旅游局授予的什么荣誉,而是企业自发的行为,因为没有一家旅行社不希望成为诚信企业。”
于宁宁说,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诚信经营都是必须遵循的理念。特别是对于名牌企业、央企、大企业来说,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做任何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都要诚信经营。“从国旅的经验来看,要想做诚信企业,首先必须要加强内部管控,如果内部没有一个基础管理,诚信就是一句空话。”她说。
通过诚信承诺,能否解决北京市久治不愈的“非法一日游”问题?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于宁宁认为,“非法一日游”问题的根源,并不是旅行社不守法,而是当前从事“一日游”的很多人都不是旅行社的人,这些人本身没有旅行社资质,没有导游员资质,就是在非法经营。
“如果是旅行社在从事非法一日游,这个问题倒是好办了。要治理非法一日游乱象,需要包括公安机关在内的各方市场监管部门介入才行。”她说。
于宁宁坦言,“为了保持国旅总社的清白,最后逼得我们没办法,只能宣布退出北京一日游市场。但即使这样,在网上还是能看到有人在假冒‘国旅总社’招摇撞骗。”
事实上,据《法制日报》记者调查了解,不仅国旅总社,包括中青旅在内的几乎所有正规旅行社,近年来在不法分子已严重扰乱北京一日游市场秩序的情况下,基本都无奈选择退出一日游市场。
因此,“非法一日游”的根源,并不在合法的旅行社这里。“并不是旅行社这边承诺,那边还在做‘非法一日游’和超低价。”于宁宁说。
作为此次公开承诺活动的主办单位,国家旅游局发起号召:广大游客出游可以选择公开承诺诚信经营的旅行社报名,鼓励游客进行监督和举报,旅游主管部门对违反承诺的旅游企业将依法依规给予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