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天津政法委副书记赵飞:抢抓机遇 勇于创新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天津

2016-10-29 17:50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贤臻
字号  分享至:

抢抓机遇 勇于创新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天津

天津市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局长 赵 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中来谋划,为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孟建柱同志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对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做出了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社会治理创新的科学谋划、统筹把握。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召开后,10月13日上午,天津市委迅速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孟建柱同志讲话要求。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揭示了社会治理的规律特点,明确了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是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落实维稳“第一责任”不放松,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治安安全、公共安全,努力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平安天津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天津特点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孟建柱同志讲话要求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天津市深刻认识政法综治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牢牢把握蕴含的重要机遇。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创新发展。

  一、加强大数据应用建设,在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方面创新发展

  创新思维方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和装备技术,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实际应用,主动树立数据思维理念分析问题、辅助决策,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打击犯罪、服务人民、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和综治信息系统建设,到2017年,全市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深化视频监控资源与数据挖掘、人像比对、车牌识别、智能预警、无线射频、北斗导航等技术的融合对接,最大限度拓展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应用功能。坚持“共享是原则、不共享是例外”的理念,注重资源整合,信息互通,统筹地区、部门和互联网企业力量,打破体制行业壁垒,建立科学的数据标准体系,实现政法综治专业数据、政府部门管理数据、公共服务机构社会数据集成应用,促进社会治理的融合性、系统性、协同性。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发挥更大效用,把大数据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打造智慧管理“云社区”,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推进技防进社区、进家庭“雪亮工程”,努力为群众提供多样性、个性化的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在周到精细的服务中体现社会治理水平。

  二、加强维稳机制建设,在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稳定方面创新发展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访调、诉调、检调、公调对接”平台,探索“柔性”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和大众传媒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及时掌握反馈社会关注。更好地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大力培育公益性、互助性、行业性矛盾调解组织。发挥社会共治、群众自治优势,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巩固发扬社区民主恳谈会、说事厅、议事会、乡贤调解室等成功经验,明理释法,疏导情绪,促进和谐,更好实现基层自我管理、民主治理。大力发展医疗纠纷、物业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等专业性调解组织,增强调解的法治化、权威性。积极做好化解产能、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因职工安置、福利待遇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加强对出租车、网约车等群体的政策解释和宣传引导,平衡好各方利益,加强社会稳定风险的预知预判预防,防止形成隐患。妥善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把保民生与保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三到位、一处理”。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负起“护城河”之责,守好首都东大门,按照“北京不能去,天津不能聚”的要求,坚决做到信访问题就地解决,为首都安全稳定发挥屏障作用。

  三、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在解决社会治理领域突出问题方面创新发展

  围绕社会治理领域的突出矛盾,主动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上下功夫。着力加强网络虚拟社会治理,开展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发挥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作用,实行秒级响应、分钟止付,切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渠道。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宣传,规范民间融资借贷行为,强化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构建立体化、社会化、信息化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理念,抓早抓小抓苗头。全面推动落实邮件快件收寄验视、实名寄递、X光机安检和快递企业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备案“四个100%”制度。强化危爆物品安全管理,探索运用物联网、GPS定位、电子标签等新技术,形成源头控制、过程跟踪、全程管控的综合治理体系。加强机场、车站、铁路沿线、学校、医院、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水、电、油、气、热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健全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控、救治救助,落实监护人主体责任,预防减少现实危害。强化重点人群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防止发生极端案(事)件。加强反恐防暴和社会面治安防控,建立“一、三、五分钟处警圈”和“三十分钟围堵圈”,实行重大警情分级响应。

  四、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方面创新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意见》和市委配套实施办法,把创新社会治理、维护安全稳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压实各地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优势,以综治目标责任书为载体,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加强督促检查,过程管理,考核评价,问责奖惩,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打造责任链条闭环运行机制。对领导责任不落实,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的地区单位和党政领导采取约谈、警示、挂牌督办、一票否决等综治措施,倒逼问题解决。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依法依纪依规追责问责。对真抓实管,社会持续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给予表彰奖励,调动各地区各单位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

  五、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在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方面创新发展

  坚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目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纳入网格管理范畴,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向网格延伸,社会治安防控力量向基层下沉。在全市村(社区)全部建立综治办的基础上,健全综治中心建设,将与群众生活联系紧密的部门职能整合到一个平台,更好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发挥社会组织和群众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巩固发扬平安天津志愿者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平安志愿者协会,积极引导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在打造过硬政法综治干部队伍方面取得创新突破

  加强各级政法综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增强“四个意识”,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发扬政法综治战线勇于迎接挑战,敢于担当重任的优良传统,坚持勤政务实,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抓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知识的学习,找准大数据技术与政法综治工作、社会治理创新的结合点,加强应用意识和实战能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公安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充实基层力量,按照事权一致原则调整人员配置。加强专业型技术人才和实战应用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不断提高政法综治工作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