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打赢了,判决却难以得到执行,法院司法权威遭亵渎,当事人公平权益得不到落实。“执行难”一直是困扰法院工作的一块“硬骨头”。记者今天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针对“执行难”问题,云南省高院多措并举“亮剑”执行难,依法加大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和阻碍执行的惩治力度。今年1月至9月,云南全省法院共适用罚款22人,累计罚款金额248000元,拘留1111人,26人因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吕召介绍,今年7月28日,省高院同省银行业协会及所属的33家金融机构共同召开了“涉金融案件执行专项活动”座谈会,会上,双方达成共识,人民法院集中执行涉金融案件,金融机构全力配合,依法保护合法金融债权,有效化解不良信贷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秩序,全力保障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近三个月以来,全省法院共执结涉金融案件263件,部分执行685件,执行到位标的13.63亿元。下一步,省高院还将继续督促指导全省法院加大力度,确保有执行条件的涉金融案件全部得以执结。
“实践证明,解决执行难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将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联合相关失信惩戒单位予以信用惩戒。” 吕召说。
吕召表示,2016年以前,云南省法院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40422人,使“老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部分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今年1月至9月,全省法院又发布失信被执行人24428人,其中自然人20635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3793个,因被执行人履行相应义务被屏蔽或者撤销的有4349人。接下来,省高院将督促指导全省法院继续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力度,对所有符合失信惩戒条件的被执行人,一律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管理系统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同时,对主动履行了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及时从系统中予以屏蔽或者撤销,解除对其惩戒。
此外,全省各地法院还结合各自实际,积极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全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如昆明两级法院从10月17日起,开展为期两个半月的“解决执行难”攻坚战,通过多种途径,全力以赴做好执行工作。楚雄、曲靖法院认真梳理执行积案,清理执行案款,实施分段集约执行,穷尽执行措施,使执行资源充分优化,执行权力得到有效监督。迪庆全州宣传、信息部门整合力量、调集资源、审执配合、形成合力,助推迪庆两级法院解决执行难,让“老赖”无处藏身、寸步难行。(记者 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