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中纪委:去年7月来曝光1884起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2016-10-28 14:45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京华时报讯(记者沙雪良) 从去年7月至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每月通报”栏目共曝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884起,其中近六成涉及民生资金管理使用;处理2603人,近五成被开除党籍,对基层不正之风形成持续震慑。

  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603人

  中央纪委网站昨天发布消息,自2015年7月始,16次“每月通报”共曝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884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603人,其中有1227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占总人数47.1%。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在被曝光的2603人中,县处级及以上人员77人,占3%;乡科级及以下2526人,占97%。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809人,占总人数31.1%;基层站所站长、所长126人,占总人数4.8%。

  大部分基层违纪人员职级虽低,但多属重点岗位和关键部门工作人员,掌握着钱、财、物,管资金、管项目、管审批,具有一定权力。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基层单位关键人员,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压缩其腐败空间。

  近六成问题涉民生资金

  16次“每月通报”的1884起问题中,涉及民生资金被冒领、截留、克扣、挪用等问题共1076起,占57.1%。

  基层腐败问题点多面广,在涉及民生资金管理使用的问题中有3类问题较突出:涉及种粮补贴等惠农补贴资金问题330起、涉及征地拆迁补偿资金问题176起、涉及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问题102起,分别占民生资金管理使用问题的30.7%、16.4%、9.5%。

  惠农补贴、危房改造、征地拆迁领域都是资金密集型领域,往往容易成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高发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重点领域动真碰硬,坚决防止扶贫等民生资金卡在“最后一公里”。

  36%涉虚报套取骗取资金

  在被通报的1884起问题中,679起涉及虚报套取、骗取各类资金,占总数36%。

  经过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明目张胆的基层腐败有所收敛,但“虚报套取、骗取”隐蔽性强、手段翻新,“造假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无中生有、以假乱真;张冠李戴、欺上瞒下;以少充多、虚列虚增。违纪手段从最普通的虚报面积与人数、假借他人名义,到编造假合同假证明,利用假照片等,手段五花八门。

  38.9%涉及金额不超5万元

  被曝光的1884起问题中,涉及金额在5万元及以下的有732起,占38.9%。

  一些发生在基层的腐败问题虽涉及金额不大,但啃食群众获得感,给群众带来“切肤之痛”,其恶劣影响不容小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侵害群众利益的各种“微腐败”抓早抓小,严惩不贷,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和成效。

  吃拿卡要名目不断翻新

  在被曝光的1884起问题中,涉及巧立名目索要、收取好处费及各种费用等问题187起,占9.9%,吃拿卡要名目更“巧”花样更“新”,例如违规收取女子出嫁管理费、扶贫羊管理费、母婴保健保偿费、改厕好处费,向学生收取学籍卡费、计划外教辅材料费、早晚自习看护费……对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同时,对违纪问题定期曝光,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