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甘荣坤:以创新为引领 全面提升平安黑龙江建设水平

2016-10-25 22:22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周亚强
字号  分享至:

以创新为引领

全面提升平安黑龙江建设水平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 甘荣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治理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战略,阐明了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等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和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关于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把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树立大平安理念,拓展内容、健全机制,努力在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上下功夫;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问题的发生;必须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明晰责任主体,规范权力运行,切实在法治化轨道上提升治理效能;必须明确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孟建柱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创新社会治理上作出了“六个更加注重”、“五个积极防范”和“四个坚持”的重大工作部署,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路径、提出了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孟建柱书记的讲话要求,深刻认识开展平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着力进行理念机制方法创新,着力抓好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着力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全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

  黑龙江省高度重视综治和平安建设,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问题导向、法治思维、改革创新,着眼于推进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出台一系列法规、制度、文件,科学调配和整合运用相关资源,建立联通到县(区)的全省综治信息系统,积极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联动融合,在化解社会矛盾、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公共安全隐患、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营造了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嘉荫县连续5年未发生未成年人犯罪,孟建柱书记就此作出批示:“嘉荫县多年来实现未成年人零犯罪,实属不易,其经验十分宝贵,值得借鉴、推广。”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孟建柱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黑龙江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工作,并决定于近日召开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进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我们将在全面梳理、理性分析我省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基础上,以推动社会治理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为引领,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切实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加快补齐信息化欠账,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全面提升综治和平安建设水平,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更好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四化”建设。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是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与时俱进,推动社会治理“四化”建设深入发展。一是加快培育与现代化社会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公益性、互动性社会组织,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展,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探索社会共治与居民自治交融互动的社区合作治理新模式,着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造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二是着力抓好《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综治(平安建设)法治化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黑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的贯彻落实,总结推广好哈尔滨市设立社区“法律诊所”和牡丹江市“三调联动”的工作方法,通过法律专家、学者等第三方咨询疏导、定纷止争,引导干部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助推综治和平安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三是认真做好下一年度全国视频建设联网应用“雪亮工程”示范帮扶城市的申报工作;总结推广好佳木斯市点线面结合“全天候”智能化防控经验,实行扁平化、可视化、点对点指挥调度,实现核心区一分钟、重点区三分钟、全市区五分钟的快速反应;总结推广好大庆市物流业信息管理经验,推动实现企业物流信息全部联网,并实时采集、登记和比对,进一步提高物流安全管理效能。四是探索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实行防范、打击、治理一体化;探索建立线索搜集、经营、打击、整治长效机制,健全对各类犯罪高危人员监管、防控机制;推动建立专业化监测预警体系,积极推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有机衔接,综合运用刑事、非刑事手段处置化解风险,坚持查办案件与维稳处置同部署、属地稳控与区域合作同落实,防止发生大规模进京上访和个人极端事件,确保我省不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五是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123456”模式,即经过三年努力,使全省综治中心达到规范化要求,实现力量资源整合“一体化”服务格局,形成集中办公或主要组成部门和单位派驻办公“两种模式”,完善工作运行、实战指挥、协作配合“三项机制”,落实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四到位”,做到牌子、标识、制度、程序、台账“五统一”,有效推动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社会治理联抓“六联”工作任务落实。

  二、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社会治安防控短板。当前,我省综治和平安建设在预测预警预防、整体效能发挥、基本要素掌控、体制机制创新、基层活力激发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这些难题、不足和短板,出实招、用实劲,努力在提高综治和平安建设整体水平上取得新成效。在防范和处置公共安全威胁方面,切实强化“六大网络”建设,健全公共安全风险滚动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维护公共安全能力和水平,增强防控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创新防范打击方式,实现网上治理与网下管理、法治手段与技术手段、专门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增强主动性,打好主动仗。在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重点围绕不稳定因素突出的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医疗等重点领域,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对民生诉求分析研判、回应化解,对可能演化为群体性事件的,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预防处置措施。在加强重点人群、重点行业服务管理方面,进一步落实帮教衔接和就业扶持工作,切实解决好重性精神病患者“以奖代补”、落实监护人责任、免费救治等问题,深入开展寄递物流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不断提升房屋租赁实名制管理水平。在加快综治信息化建设方面,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视联网系统建设,今年重点解决市(地)、县(市、区)两级视联网接入工作,力争年底前市(地)综治视联网全部实现与中央和省联网,60%的县(市、区)与中央和省联网。

  三、坚持共管共治,着力构建联动融合新格局。平安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方方面面力量,全方位参与,实行齐抓共管。一是进一步压实综治和平安建设的责任,健全综治和平安建设组织领导体制机制,完善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责任体系。二是切实发挥综治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做好治安防范工作,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各项措施,堵塞防范漏洞。三是健全和落实联席会议、治安形势通报和情况报告等制度,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综治工作合力,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加强对责任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充分发挥综治考核指挥棒作用,坚持实行影响社会稳定及重大治安问题“一票否决”,确保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各项措施落实。五是更加注重开放共治,平等对待各类社会主体,以开放性架构、市场化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形成多样化治理模式,努力实现社会共治,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层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