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北京政法委书记张延昆:突出问题导向 坚持改革创新 不断提高首都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2016-10-24 19:54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突出问题导向 坚持改革创新

不断提高首都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首都综治委主任 张延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大局和时代发展的高度,对社会治理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阐明了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突出强调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治理规律和特点的把握,明确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思路、重点任务,是我们新时期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科学指南。孟建柱书记的讲话深刻分析了社会治理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对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与时俱进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我们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总书记2014年视察北京时特别指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北京作为首都,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南昌会议”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首都意识、首善标准,进一步转变理念,勇于担当、勇于开拓,不断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首都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要进一步强化“首都稳、全国稳”意识,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来思考谋划安全稳定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确保首都持续安全稳定。要进一步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等各个领域加强安全管理,实现首都的整体安全、高度安全。要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意识,善于调动运用各方力量、各种要素,不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要进一步强化全覆盖、全流程、全员参与管控风险意识,使风险防范深入到各行业、各领域,深入到生产、运输、储存、流通、使用等各环节,深入到社会组织、广大群众等社会各类主体,形成全方位、无缝隙的安全保障。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运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治理效能。要进一步强化信息化、智能化意识,通过深度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推动社会治理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着力提高对各类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在公共安全领域,特别是在反恐防暴工作中,坚持把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推动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责任,加强对地铁公交、物流寄递、危爆物品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管理,探索建立重点目标、重点行业反恐怖防范标准,加快公共安全防范的规范化、体系化建设。在社会矛盾领域,继续深化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按照“应评尽评”的要求,落实针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等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专项评估措施,在重点领域实现全覆盖,坚持矛盾定期排查、动态排查,对群体性的突出矛盾及时发现化解,解决于萌芽状态。在经济领域,针对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频发的问题,健全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冒烟指数”,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苗头性问题,及时搜集监测、分析研判,对涉嫌非法集资的公司、项目及时预警。加大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力度,充分发挥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作用,建立健全防范、打击、治理一体运行的机制,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数据指引实战的能力。大力推进公安警务大数据和物联网建设,力争2017年底前建成大数据基础信息资源中心和首都公安云计算中心。大力推进“雪亮工程”,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区和省级示范点建设为抓手,加快全市高清视频监控联网平台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新建改建高清摄像机比例达到100%、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率达到100%。依托这些重大基础工程,进一步完善数据资源整合运用机制,推动各类数据深度共享和发掘,推动数据与打击犯罪、安全管理、维护稳定、矛盾化解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切实增强社会治理前瞻性、精确性、高效性。

着力加强社会治理资源整合、联动融合。围绕当前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打破部门、地域、行业、条块等界限,把各种力量和资源统筹整合起来,用综合施策的办法来加强治理。不断提高联动能力,针对城乡结合部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常态化联合执法模式,统筹推进违法建设、治安秩序、消防管理、安全生产、违法经营、环境卫生、食药安全和违法出租等方面的专项整治。不断健全联管机制,针对物流寄递行业安全,调动监管部门、企业、政法部门各方面力量,推进标准化建设、行业清理整治、严打物流寄递领域犯罪,努力构建一个安全有序的行业秩序。针对“低慢小”航空器管理,完善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建立管理信息平台,努力实现有序管理、疏堵结合。不断完善联通平台,推进基层综治中心建设,形成基层服务、管理、力量整合的统一平台,力争2018年底前全面实现规范化运行。

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优势,通过购买服务、孵化培育、项目外包等方式将可以由社会承担的事务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共同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实现社会共治。在矛盾多元化解方面,充分发挥北京市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在投资、金融、证券、保险、互联网、房地产等矛盾多发领域重点培育一批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探索建立行政调解协会并在卫生、住建、工商等部门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推动全市法院立案庭统一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多措并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方面,加强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和“日间康复照料站”等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体系建设,实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申领看护补贴全覆盖。健全社会力量参与集中教育、心理干预、困难帮扶等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在群防群治方面,壮大旅游、交通、商业、建设、宣传文化等行业治安志愿者队伍,发挥好“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努力开创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新局面。

着力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紧紧抓住综治领导责任制这个龙头,通过责任的落实,推动工作的落实。按照中央部署要求,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综治工作中的领导责任,严格综治责任督导和追究。研究制定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办法与年度考核奖励办法,明确考核标准、范围、程序,对完成综治任务、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奖励,切实发挥综治考核对社会治理工作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创新督查工作,综合使用联合督查、专业督查、对抗督查、第三方督查等方式方法,提升督查工作实效,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