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电信诈骗的异常资金流动正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甄别。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谷澍表示,工行正在研发欺诈交易监测模型,于11月底之前实现对可疑账户资金的监测控制。谷澍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作此表述。
谷澍说,银行账户是电信诈骗资金流转的必经渠道,把好汇款交易控制关,就切断了犯罪资金通道。工商银行正在针对电信诈骗账户多笔、大额异常转账、分流提现等犯罪特征,研发欺诈交易监测模型,于11月底之前从转账次数、转账限额等方面实现对可疑账户资金的监测控制。为争取保全资金时间,工行银行将从12月1日起,实现个人通过ATM向非同名账户转账延时24小时到账。
谷澍表示,为解决诈骗份子使用为伪冒证件开卡难题,从新增涉案账户源头予以阻断,工商银行与公安机关共建电信诈骗伪冒证件黑名单库,依托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嵌入开户业务流程审核,一旦该涉案证件在工行新开账户,系统将自动预警提出,到目前累计拒绝欺诈开户申请7000余笔。
谷澍说,工商银行于2016年年初实现了对新增客户不得超过4张借记卡的系统硬控制。为严厉打击银行卡买卖行为,工商银行正在研究实施对出租出借、非法买卖银行开相关人员,给予停职非柜面业务、不得新开账户等系统硬控制措施。
谷澍介绍,为解决电信诈骗涉案资金快速查询、止付难题,工商银行与公安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密切合作,2015年以来先后投产“全功能资金网络查控平台”和“电信诈骗涉案账户查控系统”,公安机关借此可实现对涉案账户的远程快速查冻,大大提升案件侦办效率。近一年来,累计查冻涉案账户10万个,涉及资金上亿元,协助侦破一大批大要案。(赵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