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未曾发生严重腐败的老牌帝国

2016-10-11 08:41  来源:检察日报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今年,英国最让世人关注的,无疑是脱欧事件。英国从1973年重启加入欧盟前身欧共体的谈判,1975年公投决定继续留在欧共体,到今年举行脱欧公投,前后不过几十年的时间。给人的感觉,英国似乎不是那么“稳重”的一个国家,与其“老牌帝国”的身份似乎不太相称。

  那么,英国社会的腐败情况又如何呢?可以这么说,无论从历史看,还是从现实来看,英国都是一个比较清廉的国家。在2015年透明国际发布的腐败指数中,英国得81分,与德国、卢森堡一起并列排名第10名。事实上,自1995年以来,英国的排名一直比较靠前,这一调查结果与人们对英国的普遍印象基本一致。多年前笔者第一次去伦敦学习考察英国的司法制度,Grey Inn律师协会的主席Sea Brook先生请我们在Inn的食堂享用美味的午餐,席间方得知,这顿饭是他自己掏的腰包,同行们都十分惊讶,但这在英国却是非常正常的事。

  作为一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国力雄厚,法制完备,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习惯于依法行事。走在伦敦的大街小巷上,满眼都是好几百年的古建筑,这些建筑的外貌已受法律保护而不得随意拆除装修,似乎一切都成历史而不再有任何变化。多年后若故地重游,你也能轻而易举地找到那家在拐角处开满粉色喇叭花的酒吧,说不定那服务员也似曾相识,只是鬓角之间多了几丝皱纹而已。政府按规办事,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英国社会的常态。

  当然,英国也曾发生过一些腐败案件。只是,英国的腐败概念相当宽泛,除了普通法中规定的贿赂罪、欺诈罪外,还包括滥用职权、种族歧视等。因其定义的犯罪都没有量的概念,如盗窃罪,即便是偷盗一个面包,也构成盗窃罪,所谓的腐败也是如此。有些在国人看来只是一件小小的礼物而已,在英国,却会构成受贿罪。如1994年,两名议员在议会上替药品公司向福利部长提问后,暗中收受了1000英镑的回扣,被《泰晤士报》曝光后,全国一片哗然。再如,2003年夏季,布莱尔首相出访美、日、中、韩四国,其夫人切丽穿了一套价值7000英镑的裙装,这是她自己花钱买的高档衣服,英国媒体对此也大加讽刺而毫不留情。由此可见,英国对公务员和公众人物的监督是怎样的不遗余力!

  从民众层面来看,英国人崇尚诚实、勤政,腐败是遭人谴责鄙视的行为。历史上,英国民众就为其政府和公共生活的廉洁纯净感到自豪,如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就以其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的诚实清廉而著称。只是到了二十世纪初,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英国经济的迅速膨胀,出现了“富豪统治”现象,英国政府曾以出卖爵位来筹集资金这一腐败现象,但随着当时政府的倒台,也就摆脱了腐败的蔓延。二战以后,英国政府重新提倡节俭,政治风气再次清明,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出现几起严重的经济腐败案件,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建筑师波尔森事件(Poulson affair)。波尔森以金钱、财物等贿赂结交地方政府官员、地方议员等,利用他们的关系为自己谋取合同。这一事件直接导致英国政府成立了瑞德克利夫·莫德调查委员会(Redcliffe-Maud Commission),以调查地方政府间的运作问题。该委员会于1973年提出了关于财产申报等预防腐败的建议,对议员所得的好处,如从公司获得的利益、佣金等,实行强制登记制度,议员的收入状况,如工资、奖金、补贴、福利等必须披露申报。

  由上可知,在英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阶段腐败较为严重的时期:一是从1891年至1913年,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发生过玛尼可事件,即两位政府大臣知道内幕消息购买了美国玛尼可公司的股份,再出售而获利巨大;二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英国政府对福利待遇制度进行改革,习惯了高福利待遇的民众顿感钱袋紧缩,经济领域内的腐败现象也随之增多。但总的说来,即便是腐败相对稍为严重的这两个阶段,也没发生过什么耸人听闻的腐败大案,与其他国家的腐败猖獗现象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这就让人纳闷了: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靠殖民统治“发财致富”成为大英帝国的,而工业化时代与殖民统治时期的腐败泛滥问题,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巴西等国,都无一例外,为何作为宗主国的英国却能幸免而从未出现严重的政治腐败现象?这与英国对权力运行制度的构建以及反腐败法制的逐步完善密不可分。

  (作者 季美君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