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公安厅去年的一项调研显示,有近60%的自接警情没有录入接处警系统,游离在监督之外。警情录入不全、不准、不实,是长期困扰公安机关的一个顽疾。如何破解?江西公安开出药方:进行全警情录入警务改革,架设一条闭环运行的“警情高速公路”。
改革以来,今年1月至9月,江西省公安机关录入有效警情177万余起,其中自接警情41万余起,同比分别上升23.14 %和270.29 %。基于更有效的警务数据,破案绝对数同比上升21.6%。
多次报警接警系统中却找不到记录
去年3月,江西奉新县的小青(化名)被前男友砍成重伤。案子破了,小青的母亲却到江西省公安厅上访,控告当地派出所不作为。
原来,案发前,小青的前男友就多次威胁说,要杀了她一家人。小青的母亲多次到当地派出所报警,但“报警出警,出警不抓人”。
江西省公安局信访处控告申诉查办科科长余熙平介绍,他们到当地派出所调查发现,小青母亲确多次报警,但接处警信息系统中却找不到任何记录,派出所也仅有一份笔录材料。江西省公安厅督察总队认为,这是典型的不作为,相关责任人员受到严肃处理。
但江西省公安厅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在全省进行了一项暗访摸底,发现有近60%的自接警情没有录入接处警系统,迟报、漏报、瞒报重大警情事件时有发生,警情录入不全、不准、不实背后,则是更为严重的立案不实、办案不公,由立案不实引发的涉警信访占信访总量的70%以上,一些民警不同程度存在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同时,这也降低了警情数据的应用价值,使警情分析研判失去真实依据。
全警情录入警务改革杜绝“体外循环”
为破解困局,江西省公安厅在去年底开启了全警情录入警务改革。 改革方案将所有警情,无论是110、119、122报警台接报的警情,还是群众上门报警、民警工作中发现、有关部门转送的自接类警情,划分为案件、纠纷、事件、事故、求助、举报投诉、其他等7大类,按照“谁接警谁录入,谁处警谁录入,谁反馈谁录入,谁录入谁负责”原则,要求全部、准确、即时、过程录入。
2015年11月1日起,江西全省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案件受理端口关闭,接警、派警、处警、警情反馈等信息,必须统一录入“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所有刑事和行政案件均只能从“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发起办案流程,倒逼民警录入全部警情。
改革好比架设了一条闭环运行的“警情高速公路”,所有案件只有一条通道,办结案件只有一个出口,案件上了高速公路后,一时无法侦破或办结,可以暂时停留在服务区,等待条件重新启程。
警务构架也得到重建,指挥中心的接处警系统、法制部门的案件系统、督察部门的监督系统全线贯通,所有案件一律从接处警系统发起,杜绝“体外循环”和“暗箱操作”。
改革遇难“不敢录”、“不愿录”待解
这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承担接处警工作任务和执法办案职能的所有警种和部门。一经启动,各种问题涌现。
比如,因警情如实录入和案件如实受立案后影响考核考评,导致民警“不敢录”;警情如实录入和案件如实受立案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民警的工作量,导致民警“不愿录”;录入系统众多、界面程序复杂,导致民警“录入难”。
为破解难题,江西省公安厅对录入流程进行优化,研发自接警情录入的简易模式,将接警单、派警单、处警反馈单、警情反馈单合为一张警单,对不需要进行现场处置的自接警情,民警只需通过简易模式填写填写一张警单即可,降低基层民警的工作量。
如果警情信息录入不规范,或案件类警情未按要求受立案,“警务监督平台”还会自动报警,并自动将监测到的情况推送至警情录入或办案单位。 全警情录入工作还被纳入各地公安机关年度工作考核内容,每月对全警情录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通报,每季度由督察部门牵头开展一次明察暗访。
借助警情大数据破案绝对数增21.6%
改革以来,全警情录入逐渐成为江西公安民警的习惯。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前9个月,江西全省公安机关录入有效警情上升23.14 %,自接警情更是翻倍增长。
“基本解决了警情数据录入不全、统计不实、走向不明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警情数据库,为执法规范、精准打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江西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王国强表示。
基于更精准的警情数据,江西全省公安破案绝对数同比上升21.6%。通过分析研判,破获了不少系列案件,还能找到发案规律,提前布署警力,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控防发案。
今年3月4日,景德镇市昌江区和乐平市连续发生6起入室盗窃案,景德镇市公安局根据全警情录入的数据,从作案手法、视频轨迹、车辆细节等进行分析研判,确认6起案件系同一伙人所为,通过对通讯信息、网络虚拟信息及前科人员信息的碰撞比对,5月13日抓获犯罪嫌疑人,破获跨湖北、湖南、山西、江西等4省17市入室盗窃案21起。
建立重大警情实时监测处置干预机制
在全警情录入警务改革基础上,江西公安建立重大警情实时监测处置干预机制,研发重大警情预警系统,设定“杀人、死亡、纵火、炸弹、游行、静坐、自焚”等关键词,对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群体性事件、重大事故等警情进行重点监测。
一旦报警内容或处警民警反馈内容出现敏感词段,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将同步自动报警,提示值班人员高度关注,省公安厅值班人员对监测到的警情逐一进行人工识别,对可能属于个人极端暴力、重大群体性事件、安全事故等重大警情范围的,通过电话和网络方式直接向事发地公安机关或出警民警了解核实,进一步确认警情内容和警情级别,并根据不同级别分类处理,属于一二类警情的分别层报到公安厅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再根据领导批示启动应急预案。
这项机制,使重大警情发现和指挥处置关口双向前移,先后发现和处置了一批重大警情。
此外,江西公安还开通了微信有奖举报平台,通过微信服务号和微信公众号拓宽举报线索渠道,3个月来微信用户共举报近800起,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 (南都记者 商西 发自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