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警方成功破获一系列电信诈骗案,捣毁了多个诈骗团伙,这些团伙分工明确,一年之内就在全国作案2300多起,涉案资金超过3000万元。诈骗团伙是如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诈骗链条上各个环节的诈骗团伙成员又是如何配合作案的?随着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一个个疑问也随之被揭开。
黑客攻击网站 非法获取倒卖个人信息
杨某今年21岁,据他交代,他从小迷恋网络游戏,初中没有毕业就已经辍学。辍学后,杨某开始自学电脑网络知识。2015年年初,杨某开始攻击相关政府部门的网站,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并在网络上进行售卖。
骗子轮番登场 骗术环环相扣
获得个人信息后,诈骗团伙会根据信息种类实施不同的诈骗方案,包括发放残疾人补贴、新生儿疫苗补贴和汽车退税等等。
驻马店市平舆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二中队中队长刘峰:他们行骗的步骤基本上分为三步。第一个人也就是第一个打电话的,他会冒充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先把你的姓名、身份信息告诉你,让你不要有太大的戒备心理。然后告诉去和哪个部门去联系领钱。
据警方介绍,第一个打电话的人会给受害人留下一个电话号码,告诉他可以通过电话,咨询领取补贴的相关手续和步骤。为了打消受害人的戒备心理,他们大多会使用以010开头的固定号码,而这个号码也是通过网络技术虚拟出来的,并不存在。
驻马店市平舆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二中队中队长刘峰:第二个人会说款项基本上已经到账了,我们发送补贴,需要你到银行,拿着你经常使用的银行卡进行ATM机操作,才能把这些款项转到你的银行卡。
随后,团伙中的第三个成员就会出场,而他的身份就是帮助受害人直接操作转账、领取补贴的公职人员。他们通常会选择文化程度较低、对银行转账业务不熟悉的人群进行诈骗,同时经过之前的信息核实后,受害人又对他们的身份毫不怀疑,这才让犯罪嫌疑人一再得逞。而一旦转账时被识破,骗子就会挂断电话寻找新的作案目标。目前,该系列诈骗案的41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检察机关批捕,2016年9月21号,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人民法院对这一系列案中的部分案件进行了一审,其他涉及的案件正在陆续开庭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