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应以通告为起点,迅速行动起来,沿着法治与综合治理的轨道,构筑起一道反电信网络诈骗的联合战线,逐步压缩其生存空间,直至将其清除干净,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还社会一份和谐和安宁
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通告要求,凡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一切违法犯罪活动。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至2016年10月31日,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此规定期限内拒不投案自首的,将依法从严惩处。(9月24日《人民公安报》)
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一种新型侵财性违法犯罪,具有隐蔽性、欺骗性、技术性和反侦查性等特点,且花样繁多、升级快,令人防不胜防、深恶痛绝,已经成为一种危害突出的网络毒瘤、社会公害。特别是近来发生的一些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件,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与反电诈问题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愈演愈烈,公安机关对此类违法犯罪的打击治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成绩有目共睹。据了解,今年1至8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1万起,同比上升2.4倍;查处违法犯罪人员3.8万名,同比上升2.5倍;收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16.5亿元,为群众避免损失36.4亿元。今年以来的数次大规模境外集中抓捕押解行动,更是声势如虹,令人印象深刻。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虽然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形势仍然严峻,治理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此次公检法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层级之高、规定之严、措施之实、期限之紧、语气之厉,可谓前所未有。它宣示了国家层面对电信网络诈骗乱象的“零容忍”态度,展现了有关部门联手扑灭电信网络诈骗邪火的坚定决心。此举对于反电信网络诈骗斗争的深入推进和最终胜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纵览通告,一共9条,除了向诈骗分子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勒令他们“必须立即停止一切违法犯罪活动”,并限期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外,还对相关办案部门的打击治理工作,对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源头和关键环节的电信、银行等相关行业企业存在的实名制不落实、银行卡管理混乱等问题的清查整改工作分别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此外,通告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舆论引导、预警提示、法律普及力度,提高公众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鉴别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相关违法犯罪线索,着力推进群防群治和社会化治理。
可以说,通告的发布,吹响了攻克电信网络诈骗顽固堡垒的冲锋号,标志着反电信网络诈骗斗争进入了一个全面进攻、深化治理的新阶段。全社会应以通告为起点,迅速行动起来,沿着法治与综合治理的轨道,构筑起一道反电信网络诈骗的联合战线,逐步压缩其生存空间,直至将其清除干净,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还社会一份和谐和安宁。(徐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