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法与民生”
中国应用法学大讲堂(第四讲)开讲
27日,由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应用法学大讲堂(第四讲)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办公区隆重举行。本期的主题为“民法与民生论坛”,特别邀请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永军、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副主编张巨龙、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民事处处长吴兆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张农荣及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马军主讲,法研所副所长曹守晔主持。
主讲人围绕当前民法典编纂问题进行发言。李永军指出,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职业共同体应充分认识到我们时代的立法和法学的使命,紧密地关注和参与到这一学界和实务界的盛事中去。
张农荣认为,民法典的编纂对实务界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虽然编纂完毕后的初期或许会对实务工作者适用法律产生一定的困扰,有一段的熟悉和适应时期,但从长远来看是件好事。
吴兆祥认为,民法是权利的保障书,民法典编纂应建立一个开放性的民事权利体系,为因时代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权利类型留出空间。
张巨龙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制定民法典,是我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的关怀和对民生的保护。
马军指出,民法典不仅能确立民事法律关系总体的价值判断,还能形成更为体系化的规则,目前实践中突出的问题、难题,希望立法工作者予以关注和重视。(廖宇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