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法律不是一件“晚礼服”

2016-09-26 11:29  来源:检察日报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电影《平步青云》(The Pa-per Chase)被誉为电影史上“25部最佳法律电影”之一。在影片中,作为哈佛法学院教授的Kingsfield在课堂上说:“你们自己去教自己法律,我负责训练你们的思维。你们来的时候,满脑子糨糊,但如果能挺过来,你们走的时候就会像法律人一样去思考。”

  在课堂上,我经常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大家要支付高额的学费来法学院学习?我们的大学又为什么要设立法学院或法律系来专门教授大家法律?是为了把所有复杂且繁琐的法律规定全部都拷贝到法学院每个学生的脑子里吗?答案是否定的,否则法学院直接更名为“司法考试辅导院”或者“记忆学研究院”就可以了。

  法学院的使命和功能是什么,法律人的思维到底是什么,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的看法,法律人的思维主要不是体现在法律人更讲程序,更注重保障人权,或者更会说法言法语等方面,而是体现在法律人在思考社会问题时,主要遵循“眼前这个案件的本质是什么—法律对此是如何规定的—这个案件根据法律应当如何处理”这样的分析思路。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法律论证三段论”。

  说起这“三段论”,大家可能觉得很容易,大一的新生上过几次课,就可以了然于胸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去法学院的课堂上或者法院的审判庭上去观察,即便是那些资深法律人,也常常只是把“三段论”当作一种口号,而没有将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法律职业生涯。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总是试图用自己朴素的正义感来分析和处理案件;还有一些人,在遇到复杂的民事案件时,各打五十大板,又或者抛开现行法的规定一味和稀泥式的调解结案;另有些人,在遇到刑事案件时,不是去进行法律上的定性和论证,而是诉诸情感称“被告人上有腿脚不便的八十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请法庭予以从宽处理”等等。

  为什么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当中会有上述这些论调呢?其核心原因就在于在法学院没有受到很好的专业训练,所以只能以非专业的方式来处理法律问题。

  当然,“三段论“也并不是法律人思维的全部,更不是“大前提—小前提—判决结果”这么简单。除了要掌握这种思维方式之外,笔者认为,法学院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有批判思维,但批判应当是建立在对现行实证法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不能随意进行主观批判。我们经常看到有学生或学者认为,我国某个法的规定有问题,但国外在这个方面却有具体的法律,因此建议中国也制定类似的法律。这些批评和建议自然是有道理的,但问题在于现代社会的法律更像是一座外观宏伟、内部结构精密的大厦,而不是一座座孤零零的、散落的、互不相干的小房子。这些批评意见没有去仔细研究我们现行实证法下有没有功能相似的法律规范,或者可否从上位法乃至宪法中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反而匆忙地提出自己的法律制定或修改方案。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法制恢复重建的初期,这样的做法很有必要,但经过将近四十年的改革,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再以“法律不健全”或“法律不完善”为由,轻易地提出制定法律的建议,可能就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了。

  任何国家的法律大厦中,都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协调甚至相互掣肘的地方。对于过去三十年间快速立法的中国来说,这一点可能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但这种社会现实不应当成为我们忽视、鄙视或者嘲笑现行法律的由头,也不应当成为我们抛开法律,来援引人情、道德、政治或经济理由来处理案件的充分依据,而应当成为法律人不断发展法律的动力,即通过我们自己的技术(特别是法律解释技术)将现行的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变得更加和谐、稳定和一致的动力。

  我们有道德、政治或经济上的需要,但也必须运用高超的法律技术将这些法律之外的理由和资源纳入法律分析的轨道来加以处理。有人说“法律是政治的晚礼服”,并藉此嘲笑法律不过是对政治过程和政治结果的美化而已。但实际上,这样单向度的理解法律与法律之外因素的关系是不客观的,因为就像我们不能想象“一个200公斤的人穿着一个标准尺码的晚礼服”一样,我们也不能想象任何政治、经济和道德的不当考量都能通过现行法的检验,并得到正面评价。

  对很多人来说,宪法意识和宪法技术急需补缺,不仅中国的普通民众如此,法学院的学生和许多学者也是如此。很多人把宪法当作一部政治文件或者“政治口号集”来看待,所以当他们发现现行法律的一些问题时,更倾向于直接跳过现行宪法,从国外进口一些理论和规定来批评或批判中国法,更有甚者,将自己想象成哲人,试图从天道或自然法中直接去寻找答案。

  那些没有在法学院研习过的人持有这种观点,尚可以理解,但法学院的学生和学者如果因为现行宪法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就自以为深刻地去揭开“宪法虚伪的面纱”,那就大错特错了。宪法和法律就是用来规范现实的,而不是用来证明自身是多么虚伪和无力。如果宪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没有真正地规范现实中的权力运作,那法律人应当做的是通过坚守和智慧让宪法真正发挥效力。

  我们经常听到法学院的毕业生说,“在学校学的知识,早都还给老师了,学校应当将学费退回自己”。这样的调侃可以作为一句玩笑。那些以为法学院主要负责教授法律知识的学生,估计从来没有真正理解法学院的功能。

  (程雪阳 作者系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