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缉捕劝返三名潜逃境外犯罪嫌疑人
包括两名“红通人员”,其中一人潜逃境外17年
本报讯 近日,在公安部的指导协助下,上海市公安局在2016年“猎狐行动”中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通过重点攻坚,细化行动方案,成功缉捕、劝返3名潜逃境外的经济犯罪嫌疑人。
17年前诈骗200余万元潜逃苏里南被成功劝返
8月22日,上海警方成功从南美洲苏里南劝返潜逃17年的犯罪嫌疑人钱某。
1999年6月,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经侦支队立案侦查钱某涉嫌诈骗案。经查,1999年2月至6月,钱某伙同周某以上海某旅行社名义,以为他人代办出国签证为名,骗取数十名被害人200余万元后逃往境外。随后,上海市公安局通过公安部申请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红色通报。
今年6月,犯罪嫌疑人周某在入境时被抓获。同时,侦查人员获悉,钱某在苏里南藏身并已入籍。民警取得了钱某的联系方式并了解到其生活状况,果断直接联系钱某,宣讲相关政策,打消其继续畏罪潜逃的想法。
2016年8月下旬,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联合上海警方成立工作组,赴苏里南开展劝返工作。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在工作组耐心劝导下,犯罪嫌疑人钱某于8月22日上午返回上海。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投案后被取保候审
2015年12月,证监会通过监测发现某账户交易异常。通过稽查发现,刘某存在利用某证券账户开展“老鼠仓”交易的嫌疑。面对监管部门的调查,刘某虽是百般抵赖,但其心知肚明,该账户就是其本人操控。
刘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获取大量股票投资信息。面对金钱的诱惑,他帮助他人操盘证券账户,大肆购买其已获取投资信息的股票。刘某决定,在证监会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前出逃境外。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部门接案后,经侦查发现,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犯罪嫌疑人刘某在担任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投资经理期间,利用其管理上述产品账户投资的职务权限,掌握交易股票的未公开信息,帮助他人操盘证券账户,大肆交易与该产品账户相同的股票,交易金额高达1.2亿余元,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侦查人员随即对刘某出逃前的种种线索进行梳理排查分析,确定刘某取道韩国潜逃至美国,追逃工作立即启动。同时,由于刘某的家人仍在境内,公安机关决定同时针对刘某的妻子开展规劝工作,力争通过其劝说刘某早日回国投案。经过2个多月的上门规劝,刘某终于表示愿意回国投案。
今年8月31日,刘某搭乘航班回国。目前,刘某已被从宽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骗取出口退税3400余万元 潜逃八年后马来西亚落网
近日,在公安部“猎狐办”、中国驻马来西亚警务联络官和马来西亚警方、移民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上海市公安局成功将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潜逃境外8年之久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缉捕归案。
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刘某某与其丈夫李某伙同章某等人,利用国家对软件生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骗取出口退税款累计达3400余万元。2008年1月案发后,刘某某潜逃至香港后下落不明。
通过大量工作,侦查人员发现刘某某的表姐傅某早年移居日本,刘某某很有可能藏匿于傅某在日本的住处。侦查人员还了解到,刘某某试图谋取日本合法居住权。随即,缉捕小组通过国际刑警组织,要求日本警方对刘某某进行核查。但是日方回函称,刘某某确曾到过日本,但已于2008年2月离开日本,且航班号和目的国均不详,线索又一次中断。
8年来,虽然线索一再中断,但上海警方对刘某某的追逃工作始终没有停止,于2014年8月提请检察机关对刘某某批准了逮捕,于2015年6月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刘某某发布红色通报。
今年7月,日本方面传来一条重要线索,傅某曾和马来西亚有过多次联络。侦查人员迅速通过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警务联络官,商请马来西亚警方核查。2016年8月,马来西亚警方初步确认该刘某某应该就是潜逃8年的犯罪嫌疑人。
9月1日凌晨,上海警方派出缉捕工作组连夜飞抵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并经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警务联络官,向马方商业罪案调查局提交函件,介绍了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涉嫌经济犯罪,及所持护照早已被注销的相关情况。
9月7日上午,马方将刘某某抓获。9月21日,刘某某被遣返回国。(记者吴艺 通讯员袁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