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一变天地阔
大连法院强化涉金融案件执行工作纪实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金融纠纷执行案件大幅增加,2015年案件增幅达62%以上。为此,大连法院积极探索和寻求破解金融纠纷案件执行难的出路和方法,助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据统计,2015年该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涉金融纠纷执行案件1496件,结案1234件,实际执结到位金额14.3亿元;2016年1月至8月受理涉金融纠纷案件2651件,实际执结到位金额12.2亿元。
回应司法需求 提供优质保障
“真没想到这个案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执结了,市中院的执行力度真大啊!”大连某银行赵经理如此评价大连中院的执行工作。
原来,申请执行人大连某银行与被执行人某公司债务纠纷一案,执行标的额及利息等高达6亿余元。今年1月25日立案执行后,大连中院执行部门统一协调,兵分三路,送达、查看现场、查封执行标的物同步进行,并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查封物的评估拍卖程序。在标的物经三次拍卖流拍后,经申请人同意,双方于3月31日自愿达成以流拍标的物抵债协议,6亿余元的金融纠纷大案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便成功执结,体现了金融纠纷案件执行的“大连速度”。
“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家赋予大连的战略定位,大连市两级法院就是要紧紧围绕这一战略定位,积极回应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司法需求,切实增强司法服务和保障能力、水平和实效。”大连中院院长周焱说。
为促进大连市区域性金融建设,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大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促进条例》。对此,大连中院党组高度重视,提出了确保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15条司法服务保障措施,并对有关涉金融执行案件的评估、拍卖等制度规定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
“这些措施的出台,为大连全市法院金融案件的执行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指导性的意见,对破解金融纠纷执行案件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大连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王远令表示。
创新执行方式 激发内生活力
“王经理,这个案子都拖了4年多时间了,你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对你今后的公司经营和个人生活都会带来很多不便。既然有这么个机会,赶紧把债务还了吧。无债一身轻嘛。”
“那我们和接手单位商量一下看看吧。”
“王经理,这可不只是看看的问题,而是应全力去做,不然法院还会对你采取进一步措施的。”
“好,我们一定配合法院执行工作。”
这是大连中院执行局执一庭执行法官丛健与被执行人大连某市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一段通话记录。
申请执行人大连某银行分行与被执行人大连某市场公司执行一案,执行标的额近4200万元,一直因多种原因使执行陷入僵局。当执行人员获知被执行人公司将由新的经营主体接手,并可能利用已被查封的房产、土地进行抵押融资的信息后,执行法官迅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被执行人及相关人员晓之以理、释之以法,最终促成由新的经营主体代被执行人履行了全部还款义务。
对此,丛健深有感触地说:“在执行过程中,就是要思路宽一些,方法灵活一些。思路一变天地阔!”
针对金融纠纷案件执结率低、执行可挖潜余地小以及抵押物贬值风险大等特点,大连法院创新执行方式,在银行存款、房屋、机器设备等作为传统执行标的物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执行思路,妥善运用代清偿、依法拍卖公司持有的股权股票等措施,努力解决金融纠纷案件。
强化执行力度 集中清结案件
2015年9月25日,一场集中清结涉金融执行案件的攻坚战在大连两级法院打响。
在集中清结过程中,大连法院充分发挥执行联动机制作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集中力量对金融执行案件集中攻克。该院成立了清结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与市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召开联席会,共商破解执行难题。全市法院对需要集中清结的每一起案件,一件一件“过筛子”,逐案明确责任人和负责人,实行责任倒逼。
大连法院综合利用强制评估拍卖,加快评估拍卖进度,对具备评估条件的案件要求10日内出具评估报告,以及加大财产查控、人员查找和对已查封、扣押被执行人财产的变现力度,缩短变现时间等超常规措施,合力夹击疑难复杂执行案件。
收获伴随艰辛,成就凝结心血。截至目前,已有83件需要集中清结的涉金融执行案件被成功攻破,实际执行到位金额2.5亿元。(王军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