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广东:打击违法行为 维护金融秩序

2016-09-22 10:17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打击违法行为 维护金融秩序

广东中山中院关于银行卡案件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图一:2013年至2016年1至5月银行卡犯罪案件基本情况

图二:银行卡犯罪的类型及比例

  核心提示:当前,银行卡犯罪已成为金融犯罪中的突出问题。为妥善审理涉及银行卡犯罪案件,维护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此类问题展开专题调研,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一、银行卡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2013年至2016年1至5月,广东省中山市两级法院共受理信用卡犯罪案件317件,涉及金额约3.96亿元。其中,2013年受理该类案件36件,涉及金额903755元;2014年受理58件,涉及金额6421208元;2015年受理192件,涉及金额375870183元。2016年1至5月受理31件,涉及金额13233609.34元。其中,10万元以下案件为220件,10万元至100万元的案件为77件,100万元以上的案件为20件,最大涉案金额为322897063元,最小涉案金额为14833元。呈现出案件数量逐年递增,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的特点。(见图一)

  1.案件类型

  该类案件以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犯罪为主要类型,4年来共受理该类案件266件,占83.9%。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28件,占8.8%。非法经营(仅含信用卡套现)罪21件,占6.7%。伪造、变造金融票证(仅含信用卡)罪2件,占0.6%。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犯罪0件。(见图二)

  2.被告人情况

  该类犯罪被告人呈现出外省籍被告人比例多、男性比例多、中青年比例多、学历低的特点。在2015年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159件信用卡诈骗案件中,认定具有坦白情节的有135件140人,分别占89.7%和88.6%。而认定具有自首情节的仅有11件11人,分别占6.9%和6.8%。被抓获归案的被告人为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会在案发后积极偿还财物,争取宽大处理。以2015年中山两级法院已审结的123件信用卡案件为例,被告人在归案后偿还或部分偿还被害人或被害单位款项的为85宗86人,分别占69.1%和69.9%。在判处免予刑罚的14件案件中,被告人全部偿还了相关款项。大部分案件被告人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其中缓刑与免予刑事处罚的比例较高,约为40%。

  3.团伙作案增多,分工明确

  在伪造、冒用他人银行卡类的信用卡诈骗及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中,犯罪分子往往组成团伙,内部分工明确、配合密切,采取多层结构、单线联系、自创暗语、互称代号等手法,最大限度地屏蔽自身身份信息,阻隔被抓风险。一些大型诈骗链条上甚至有多达15个不同工种。

  4.犯罪手段多样化、科技化、智能化、国际化

  克隆银行卡犯罪的手段主要包括:一是在商户POS机、银行自助柜员机等自助设备的键盘、插卡口安装微型盗码摄像头、设置假操作面板等盗取银行卡信息及密码的设备;二是商户在经营过程中故意向他人泄露储户的银行卡信息或与犯罪分子串通盗取银行卡信息;三是向他人高价购买银行卡卡片,通过复制或修改卡片信息伪造银行卡并持卡消费;四是使用木马病毒,在储户不慎进入流氓网站或非法网站浏览或进行操作时,窃取其登录户名、密码以及绑定手机号码。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及金融业务网络化,为克隆银行卡犯罪跨区甚至跨国流窜作案提供了便利。

  5.部分不法特约商户为银行卡诈骗犯罪提供便利

  按照相关规定,特约商户必须按持卡人实际的消费额结账开票,不得向持卡人支付现金,但有些不法商户为了牟取蝇头小利,为个人、单位提供信用卡套取现金的渠道,帮助持卡人通过假消费等诈骗方式套取银行资金。中山市一美容院女老板陈某利用POS机协助他人非法套现,一次套现金额3万元或以下的收取50元手续费,超过3万元的收取100元。一年多时间内,陈某利用POS机非法套现200多万元。

  6.涉网类新型银行卡犯罪呈现活跃状态

  犯罪分子借助网络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银行卡诈骗犯罪活动愈发频繁。如中山市就发生犯罪分子通过木马病毒,盗取被害人银行卡信息,通过网上银行融资平台操作,购买理财产品或贵金属,后又通过电话操控手法,骗取被害人动态密码,从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被害人钱财转移到犯罪分子账号的新型犯罪手法。

  二、审理中存在的难题

  1.部分证据收集存在困难

  由于银行卡诈骗犯罪中银行卡转账次数多,涉及调取银行单据多,涉及犯罪金额证据存在查找难问题。一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内部设置多重层级,对上线人员采取信息保护、过滤方式,难以查获。在电子证据如SchedulingAgent(木马)、TeamViewer8(远程控制)软件、CDR(通话记录)在审查上存在难度。案件退查率、退回补充侦查率较高,一些类型案件检察机关退查率甚至高达65%。

  2.违法成本低,威慑力不大

  目前,涉及银行卡诈骗犯罪被全链条摧毁的案例所占比例不高,被查获的被告人多为取款人(俗称车手)等最底层人员,虽然能定罪,但因为取证难,查证金额不大,大多数被告人均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缓刑。有的被告人认为,用两三年的自由换上几十万元的收入,完全划得来。

  3.法律及司法解释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银行卡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相关行业规定数量少、内容简单、效力等级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虽然对涉及信用卡刑事犯罪方面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仍缺乏明确规范。此外,对银行卡诈骗犯罪未遂问题、减轻处罚及免除处罚的适用问题也急需进行调研统一标准,以使裁判结果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4.执法观念存在差异

  由于缺乏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最新司法解释,易导致检、法之间对案件情节判断的标准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层级法院之间的定罪、量刑标准也不相同。如对是否应当区分审查犯罪对象是借记卡(储蓄卡)还是信用卡(贷记卡)问题就存在不同观点。

  三、防范银行卡犯罪案件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法律及司法解释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应当适度拓展银行卡诈骗犯罪的调整范围,建立综合性的涵盖银行卡交易各个环节的法律规定。如美国对于信用卡管理方面有《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平等信贷机会法》等18项法律,涵盖信用卡交易各个环节。可考虑将出售、购买信用卡行为纳入出售、购买伪造信用卡行为,按照刑法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处罚。完善对出售公民信息犯罪的规定条款,让嫌疑人不能够再轻易地使用他人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出台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管控,防止随意进行网络转款,尤其是大金额转款行为。出台伪卡欺诈的损失分担机制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并限定合理限额,保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及财产安全。

  2.完善银行卡内部监管体系

  银行应进一步规范信用卡发放及资信审核,严把申请准入关,提高发卡门槛。如加强对申办人身份的真实性审查,实行实名申办,并对其工作单位、收入情况、资产状况进行核实,同时要求其提供合法的保证人。在办理银行卡业务时应着重提醒储户开通短信通知功能,确保其第一时间知晓账户资金变动情况。简化电话服务语音提示内容,尤其是银行卡挂失语音提示,确保在银行卡被盗或遗失后储户能及时办理挂失手续,避免不法分子利用此时机盗取资金。建立完善“专业开卡人”黑名单制度,发现有异常办卡、用卡情况,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加大对特约商户的准入审核与日常管理,严格特约商户准入条件,规范 POS 机日常管理,杜绝恶意串通提取现金的情况。

  3.对现有银行卡及时更新升级

  克隆卡盗取资金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自助设备存在无法识别克隆卡的瑕疵,因此银行应提高银行卡的防伪技术,以有效防止克隆卡在其他银行的盗取、盗刷。鉴于目前通用的磁条式银行卡已远不能满足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的需要,推行安全性高、防伪效果好的芯片卡已成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银行卡犯罪的关键所在。

  4.联合建立社会征信体系

  建立银行和银行之间,以及银行和工商、税务、司法、海关、质检、电信等多部门之间的社会征信体系网络,以提高各部门的信息开放程度。如完善用卡人资信数据系统。将银行卡业务、房贷业务和其他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中收集到的个人信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建立相关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不断补充完善,最终实现相关金融机构间信息的共享,完善资信评估。建立银行卡身份信息共享平台,使用技术手段,对发现疑似克隆银行卡犯罪线索要及时预警,以有效减少克隆银行卡犯罪行为的发生。

  5.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法律、银行卡相关知识

  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网络等新媒体的法制宣传作用,以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向公众宣传安全使用银行卡知识及银行卡犯罪的法律后果。加强对信息获知程度不高的人群进行重点宣传,教育公民尤其是持卡人做好自身防范工作,提高银行卡片和密码信息的保密意识。

  6.加强执法部门合作,加大对银行卡犯罪打击力度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信用卡冒领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在内部协作机制方面,经侦部门要加强与网监、情报部门的协作,加强情报分析研判,加强网上巡查,对发现有非法买卖银行卡及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及时进行监控,并协同固定证据,形成打击合力。如中山市成立的反诈骗中心,强化警银合作机制,在被害人报案后,第一时间启动涉诈银行账号快速冻结机制,保障被害人资金不被转移,有效地减少损失发生。该中心仅运行15天就紧急冻结挽回个人资金123.8万元,效果良好。(课题组成员:李少民 李世寅 姜新林)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