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山东曹县暴力抗法事件不能搞“下不为例”

2016-09-20 21:55  来源:人民日报政文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只有法治权威真正得以树立并发挥作用,法院判决的分量才会变得沉甸甸,公平正义才会从纸面走向现实。” 近日,山东寿光法院两名法官在曹县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时,遭到当地30多人的暴力阻挠,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

  法院执行难,在这起事件中可见一斑。它有时不仅仅是因为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查,背后还有深刻的社会环境原因。从这件事件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曹县当地相关部门不仅没有尽到对法官执法应有的配合之责,甚至连法官人身安全保护也都没有做到。

  司法是中央事权,这是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出台一系列司法“去地方化”举措的理论根基。然而在一些地方,党政领导随意插手司法案件的事情还时有发生,以保护当地经济发展为名干预司法案件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不仅与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也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格格不入。

  在一起案件审理过程中,各方难免会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发生争议,这属于正常现象。但是一旦法院作出判决,当事人尤其是败诉方是没有任何理由拒不执行的。即便是对法院判决不服,也应该在先执行的前提下,依法采取通过申诉等法律救济途径。在一个国家,法院生效判决的既判力能不能得到维护,是衡量这个国家司法有没有权威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法院生效判决变成一纸空文,说小了,是对胜诉当事人权利的侵害和践踏;说大了,是对宪法法律权威的漠视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许多硬措施,例如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联合信用惩戒制度、点对点信息化查控建设等。事实证明,只有法治权威真正得以树立并发挥作用,法院判决的分量才会变得沉甸甸,公平正义才会从纸面走向现实。

  如今,随着“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的设定,各地法院执行力度正在不断加大,这绝不允许任何人心存侥幸,用旧的观念应对执法;绝不允许任何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搞唯我独尊、各行其是。殊不知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解决权大于法的问题,就是要形成全社会信仰法治、依靠法治、维护法治的良好氛围。不论被执行人还是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自觉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依法履行应尽的责任义务,找准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

  发生在山东曹县的暴力抗法事件不能息事宁人,更不能搞“下不为例”,应该尽快查清事实,依法追究责任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树立司法人员依法办案的权威,凝聚群众对协力破解执行难的支持,增强全社会对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徐隽)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