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中国长安网  >   新媒体  >  微信

【正议】法官人身安全无保障,何谈法治?

2016-09-19 15:04  来源:正义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9月8日,山东省寿光市人民法院两名执行法官到曹县农村商业银行查封被执行人账户,在此过程中遭遇严重暴力抗法,目前有三名涉案人员被警方行政拘留,具体细节仍在调查之中。

  我们静待一个公开公正的调查结果,同时必须指出,无论有何种理由,暴力抗法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属于非常严重的法律事件,已经触及了法治的底线,关乎个体尊严,更是关乎法律权威,在一个连法官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的社会里,何谈法治。

  众所周知,司法权威的树立离不开公正的司法裁判,也离不开司法裁判被有效执行。执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既是对相关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又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维护。但长期以来,法院执行遇到阻挠或产生冲突,早已不能算是新闻,法院执行难问题也一直都是困扰法院工作的“顽疾”。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既是对全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对执行难的全面宣战。

  但是曹县事件又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提醒我们,这场战役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对于发生的暴力抗法事件,如不能有效扼制,必然给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既影响司法权威的神圣形象,又严重打击了司法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将再次使执行工作陷入困境。

  解决执行难问题是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切实期盼,暴力抗法阻挡不了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坚强决心,人民法院会依法加大对抗拒执行、阻碍执行甚至暴力抗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形成打击抗拒执行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对于少数人员或部门干预执行的现象,各级法院要严格按照《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的相关要求,敢于对领导干部干预执行说“不”,对领导干部干预执行活动全程留痕,并及时交由党委政法委、纪检监察机关做好通报和责任追究,真正构筑起权力与执行之间的“隔离带”。

  与此同时,加大保障力度,消除执行人员后顾之忧,为执行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后盾,也是司法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努力凝聚全社会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广泛共识,推动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执行难问题长期累积,形成因素复杂,面对这种现状,每一个法院人都应该以主人翁的担当精神,大力推进法院执行体制改革,坚决打赢“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绝不让生效的法律判决成为一纸空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文 | 李强 来源 | 人民法院报)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