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沟通 排除干扰提取真实信息
面对三名目击者或带有主观色彩,或不完全一致的描述,张欣并没有急于开始画像,而是不断地与目击者进行沟通,他需要通过聊天排除干扰,获得他真正想要的信息。
张欣:因为案件重大,你不得不对每一个人描述进行疏理,提取他们有用的部分。所以我基本上是按照他们,所描述的身高、体态、大致的脸形进行绘画的。
我们说不同的脸形,不同的胖瘦跟这个人的五官是有关联的。胖人长不出个瘦鼻子,瘦人也不可能长出一个胖鼻子。窄窄的眉框骨不可能长出一个大眼睛,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科学的关联,科学的规律去办,去伪存真,通过她描述的这些胖、瘦具体的脸形,宽窄来判断她哪些描述是可信的,哪些描述是主观的。
三张模拟画像成为最直接线索
经过了三天的紧张工作,张欣根据三名目击者的描述分别画了三幅犯罪嫌疑人的模拟画像。对于张欣而言这一次的画像也许是数百次的画像里最没有把握的一次。
张欣:最后画出来的效果三张画像,让他们统一进行辨认,就是说这个女孩描述的,跟我们描述的差不多也只能是,只能是当时给我打了个分,只能是六七分像。可能我说七分可能还到不了,因为毕竟这么长时间了。
尽管只有六七成把握,但对于白银警方而言这三张模拟画像仍旧是当时有关犯罪嫌疑人最为直接的线索。
张欣:在没有在其他的这种对对象刻划的参考物的情况下,这三张都是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如果向社会公布的话,可能会对办案人带来一种负面的影响。所以我对他们的布置,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三张画像只能在具体办案当中作为参考。只要符合这三个人某一个特征的,都要重点进行取证、采集。
接下来的几年中警方在白银开展的大量的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对白银市数十万的男性进行了排查筛选工作,这样的办案量在我国刑侦史上都极为罕见。
张欣:我们的侦察员,面对的是一个不特定的对象。也就是说我们所有参战的民警,面对的将是白银所有的男性。这个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重大线索 无意间发现嫌犯亲戚DNA
追凶28年,白银公安局换了8任局长,人工对比了至少十万枚指纹,包括乌国庆、张欣在内的公安部八大刑侦专家全部亲临白银坐镇指导侦破工作,这在中国刑侦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幸运的是,运气并没有总是站在犯罪嫌疑人的那边,最终,高承勇远房堂叔“行贿”这样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警方在无意中发现了他亲戚的DNA线索,被警方使用DNA-Y检测技术,把高承勇所在的家族,与20多年悬而未破的连环杀人案联系到了一起。顺藤摸瓜找到了隐匿28年的高承勇。
张欣:对这个案子应该说是耿耿于怀的,一直想破的。包括我到了现场之后是吧,特点民警跟我介绍,他说这个案子光我们专案组长就退休了两任了,但是始终没有放,总感觉这个案子能破。
那么近几年的科技发展特别得快,包括刑事科学的点位的精度,包括信息的量,应该说跟原来相比是完全太大的进步了。所以在这个案子的侦破,应该说也是在必然之中。
探案理念 古老技艺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
依靠先进的科技力量,隐匿了28年的犯罪嫌疑人终于浮出了水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破案手段已经过时。模拟画像是一种很古老的刑侦手段,其源远流长,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古代抓逃犯,便会张贴告示,并附上逃犯的肖像画。那么就这样一门古老的技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公安工作中,它是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张欣:我们的科技手段在进步,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在进步,大量的伪装、蒙面作案等犯罪的手段的出现,给古老的模拟画像的手段,带来新的课题。怎么去伪存真,对犯罪分子进行复原画像,我们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对于张欣而言,成功的案例好像总是无法讲完,而他把传统的画像技法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探案理念,无疑将成就更多精彩的探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