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个机遇,要以此为契机对公共资源供给侧进行大幅度改革,让公共资源建设和配置全面实现法治化
据媒体近日报道,今年是“全面二孩”放开后的第一年,又逢猴年。此前,北京市卫计委曾预测,今年北京预计将迎来30万“猴宝宝”,分娩量创历史新高。记者探访了北京部分三甲医院、综合医院、二级医院等发现,多家医院持续出现建档难。为挂产科号,不少人拿着小板凳熬夜排队,仍没有抢到号源;不少北京孕妇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去河北的医院生产。与此同时,在北京出重拳严打号贩子的背景下,不少热门妇产医院仍有号贩子活动,甚至开出上万元的建档费用。
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来临,整个社会在很多方面都面临着转型,由此也出现一些新问题。有些问题乍一看属于民生问题,本质上仍是法治问题,上万元的建档费就是一个典型。号贩子是医疗领域的一大顽疾,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前提下,再加上立法、执法领域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号贩子四处出没、屡禁不止。号贩子在生孩子建档方面居然也如此活跃,风头甚至超过挂号看病,既令人吃惊,也有其必然性。如果任由建档如此艰难、费用如此高昂,那么将会极大消解“全面二孩”政策的善意,继而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
除了医疗之外,教育同样是“全面二孩”必须直面的课题。从号贩子猖獗的表现来看,如果教育公平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全面二孩”围绕教育资源展开的竞争同样会更加激烈。名校、超级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一些暗箱操作、幕后交易也会愈演愈烈,不仅有违教育本意,而且损害社会公平和法治尊严。
尽管有人曾经呼吁要把号贩子入刑,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随着人口生育高峰的来临,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现有的公共资源能不能及时适应人口结构的迅速变化。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个机遇,要以此为契机对公共资源供给侧进行大幅度改革,让公共资源建设和配置全面实现法治化。之所以诸如医疗、教育等领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就是因为过去在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的建设和配置过程中,行政色彩太浓、法治色彩不足,一些地方政绩考虑太多、民生考虑太少。
如果依旧沿用老旧的、不合理的方式去建设和配置公共资源,以至于“全面二孩”政策无法落地,不仅会导致人口红利丧失之后发展停滞不前,而且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全面二孩时代,公共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可谓前所未有的突出,依法建设和配置公共资源应该成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必须从实际出发审慎用权,让公共资源的建设和配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人口结构转型需要。(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