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中国举办G20峰会充满期待
G20峰会将于9月4日至5日在我国杭州召开,作为主办国,“中国结构改革方案”备受关注。
近日,俄罗斯专家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G20峰会期间,俄方将支持中国所倡议的针对全球管理体制实施改革,力求使其更加平衡、有效和公平。
结构改革备受瞩目
俄罗斯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特罗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此次G20峰会上,结构性改革或成为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中国自担任本届G20主席国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G20各国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并就结构性改革议程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了衡量结构性改革进展的指标体系。此次峰会将创新置于首位,足可以见证其重要性,而深化结构性改革更是创新增长方式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特罗申告诉记者,在遭受西方经济制裁、国际油价暴跌及本国货币大幅贬值的多重因素影响下,深受能源经济掣肘的俄罗斯可谓是苦不堪言,2016年俄罗斯经济依旧难见回暖迹象。在此背景下,俄政府再次将经济结构性改革议题提上政治日程,以求令深陷泥沼的经济尽早实现平稳回升。
有力助推中俄合作
俄学界普遍认为,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将为中俄合作开启新机遇,为助推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中俄两国在G20杭州峰会上将协调立场,这也是推进双方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有利因素。据了解,峰会期间中俄首脑还将举行双边会晤,双方领导人将就尽快落实已达成的协议和其他共同关切的双边及多边问题举行会谈。
作为联合国两大常任理事国,中俄两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存有高度的立场共识性、在世界格局上具有高度的战略互补性、在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上拥有强烈的共同需求。与此同时,俄方对中国也抱以高度期待,特别是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提出未来重新分配组织管理席位,让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多话语权。实际上,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所实施的投票权并不能反映出新兴国家的利益诉求,为防止制裁单边化,仍需着力强化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俄罗斯战略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室主任霍洛德科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人民币、卢布国际化都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俄专家指出,当前世界存在两种不同的世界经济发展理念。首先是中国与俄罗斯倡议的包容理念,其次则是由美国主导的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的封闭模式。此次峰会,多国领导人将围绕何种模式更有需求展开激烈讨论。届时,中国将在G20峰会上向国际社会展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霍洛德科夫还认为,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世界贸易增长,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从金砖国家当前的处境就可以看出来。以往G20峰会曾提出并不断重申反对保护主义,但并未落到实处,期待此次在中国举办的这次峰会上,能够提出有效方案,切实解决贸易保护主义。
俄外交重心转向G20
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特罗伊茨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年多来,俄一直遭遇美国及西方的政治孤立,甚至被踢出八国集团,俄目前已经将外交重心转向G20、金砖峰会、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尤其是G20峰会。
特罗伊茨基表示,普京此前曾明确指出,“俄罗斯将更加重视G20的作用”。此次在中国杭州举办的G20峰会,尽管不是俄罗斯的主场,但由于中俄关系的特殊性,俄方希望借此次峰会取得外交突破,并借此帮助普京赢得国内更多的支持。本报莫斯科8月30日电(张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