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召伯:中国最早最大的清官

2016-08-30 09:29  来源:检察日报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图为召伯纪念亭与纪念碑

  “棠下决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法治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召伯(史称召公、邵伯)是西周历史中的关键人物和西周社会变革的倡导者,是“中国最早最大的清官”。据《宜阳县志》记载,故事的发生地就在今河南省宜阳县甘棠村。

  召公提出的敬德保民思想、史鉴思想、时我思想、廉政思想等,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历代赞颂召公、甘棠的诗作多达3000余首,“甘棠遗爱”遂演化成文人志士心目中向往追求的为官最高境界和崇高理想。清雍正年间,河南府尹张汉在宜阳甘棠村亲手补栽了十三棵甘棠树,题写了“召伯听政处”碑,并撰写《召伯甘棠记》,勉励当地官员效仿召伯遗风,常做循良之吏,做奉公守法、心系百姓,有良知、重操守的官员。如今,由张汉所题,时任宜阳知县郭朝鼎所立的“召伯听政处”碑仍保存完整,成为当地重要历史文化景观。

  近年来,宜阳县紧紧抓住“甘棠召伯听政”这一优秀地域传统廉政文化,与现代廉政文化有机结合,提炼出召伯“勤政、廉政、亲民、爱民”精神,以此对党员干部进行宗旨教育和廉政教育。2011年,宜阳县建成召伯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教育基地分为两部分。一是召伯文化广场。建有召伯听政群雕,以写实手法力求还原历史原貌;清代张汉手书“召伯听政处”碑刻及召伯亭;召伯文化展示墙,内容包括召伯事迹浮雕、召伯画像碑等。二是廉政教育展厅。廉政教育展厅是集教育、培训、交流、创作于一体的多功能厅,分为廉政文化展厅、廉政教育展厅、廉政谈话室及召伯文化创作室,总面积近300平米,先后被河南省纪委、洛阳市纪委命名为“廉政教育基地”。(孟红梅 裴海峰)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