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设立涉酒警情处置专题训练

2016-08-08 09:17  来源:福建长安网

  醉酒人员可能引发哪些警情?接到酒后闹事的警情,民警到现场该如何处置?面对意识不清醒且有暴力倾向的醉酒人员,民警如何“一招制伏”并能确保自身和醉酒人员双方的人身安全?

  一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基层民警处理过涉酒警情的占82%,但是处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少民警在处置过程中被醉酒人员暴力袭击受伤。为了维护公安民警的执法权威和权益,厦门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把警务培训工作跟着警情走,针对夏季涉酒警情提前预警,自5月份开始率先设立涉酒警情处置专题训练,规范基层民警处置涉酒警情中的“法言法语”和处置程序,赢得广大基层民警点赞。

  调查问卷引发强烈共鸣

  今年1至3月,厦门发生妨害公务案件32起,妨害公务案件中民警受伤31人。其中妨害公务案件中,由醉酒警情引发的有16起,18名民警被醉酒人员暴力侵害受伤,警辅人员受伤13人。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民警执法环境较为复杂。“一直以来,一线民警在处置涉酒警情时,鉴于醉酒人员意识不清醒,所以对醉酒人员的不法行为容忍度极高,导致民警被醉酒人员侵害受伤多半是‘吃哑巴亏’,自认倒霉。但实际上,醉酒人员暴力伤警严重侵害了民警正当执法权益。”厦门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教务科负责人朱宏宇说。

  今年4月,厦门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将醉酒人员暴力侵害民警执法权益作为课题进行专题研究。他们制作了一份翔实的手机调查问卷,发送到全市所有基层民警和全国警察教官群手中,没想到立即引发共鸣,形成强烈讨论。不少参与问答的民警戏称“处置醉酒警情一把辛酸泪”,外地教官也对厦门这一创新课题高度关注。短短几天,学校就收到了600余份问卷答案。

  经过问卷统计分析,厦门市参与答卷的民警中处置过涉酒警情的占82%,醉酒警情包括酒后纠纷、殴打他人、损坏财物及暴力抗法等;有39%的民警在处理过程中受伤,而让人意外的是,警务人员配合协调不理想是导致民警受伤的最大原因。

  多部门走访调查制定课程

  为了深入了解处置涉酒警情的相关法律依据和制定训练课程,厦门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教官先后走访了全市8个派出所、督察支队、法制支队及110指挥中心等部门进行调研。

  在与基层民警面对面了解处置过程时,教官们发现民警对醉酒人员的劝说往往说不到“点”上。采取强制措施时,醉酒人员往往力气大、情绪激动,会暴力抵抗,加上出警人员配合不够就形成了“说不过、打不赢、协作不足”的短板。

  找到问题的根源,教官们开始设计课程内容。通过法制部门的协助,教官将涉酒警情涉及的6种法律提炼成“白话”,便于民警牢记,让民警“说得有理”。除此之外,从规范“法言法语”的使用到控制技能培训进行了详细的筹备,甚至连处置过程中的站位都有讲究。朱宏宇说,将每个步骤固化,民警在处置时就不会无章法、乱分寸。他还特别强调民警要正确使用执法记录仪,起到取证的作用。

  开班教民警处置涉酒警情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5月9日,第一期涉酒警情处置专题培训班在厦门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正式开训。今年计划共开班10期,每期80人。

  涉酒处置专题训练仅三天时间,授课内容有三项。一是理论课,深入分析醉酒警情引发的案件类型及“法言法语”的使用。二是实战课,由教官讲解控制技巧及武器警械的使用方法;三是演练课,即民警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扮演“醉汉”,在模拟的场所“闹事”,演绎各种刁钻情况,考验民警处置方法和能力。而教官则在现场打分,民警成绩合格才准许“毕业”。

  “通过这样的短期培训,让基层民警能够快速掌握处置涉酒警情的方法,课程都是‘干货’,对一线执法很受用,效果也立竿见影。”厦门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校长刘海闽说,有的基层民警培训后,回到工作单位又再次遇到涉酒警情,按照学到的方法很快就顺利并安全地成功处置,有的还给学校发来训练方法应用反馈情况,此次培训赢得基层民警一片点赞,纷纷称赞培训是“及时雨”。

  刘海闽表示,以后还会推出类似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会紧跟警情走,解决基层民警的工作难点,提升公安民警执法能力,确保公安队伍蓬勃发展。(张玲玲)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