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场观摩会在奇台县举行,总结推广昌吉回族自治州特别是奇台县“践行核心价值 开展全民公益”活动经验,进一步推动全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向实践层面转化,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闫国灿、州党委书记赵青出席观摩会。
当天上午,与会代表到奇台县公益一条街、景苑社区、吉布库镇、古城酒业公司等单位了解公益活动开展情况。在下午的座谈会上,自治区文明办、奇台县、呼图壁县、昌吉市、阜康市和吉木萨尔县等部门单位领导,分别做了专题发言。
近年来,昌吉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公益活动,始终将开展全民公益活动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不断强化全民公益活动的机制创新、活动设计、示范引领,着力推进全民公益活动主体化、品牌化、生活化,以全民公益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全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加公益活动,帮助别人、奉献社会、提升自己已经逐步成为昌吉州各族干部群众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灵滋养。特别是奇台县通过全民齐参与、公益常态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和生活化,使各族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由此形成了“奇台经验”。
昌吉州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建新在会议上致辞,他表示,昌吉州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全民公益日活动的体制机制,广泛深入推进全民公益活动,发挥公益日活动在加强民族团结、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公益日活动的实际效果,切实提高公民素质,弘扬社会新风正气,为加快实现“三个率先、两个走在前列”和建设“花儿昌吉”目标,促进全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上,闫国灿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增强自觉,重在落地生根,难在持久深入。因此,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要求,把握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涵,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闫国灿强调,要用好“四点”方法,推动工作创新实践。一是找准节点。要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上持续用力,在融入现代文化引领的具体战略选择上持续用力,在融入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上持续用力,在融入“去极端化”工作上持续用力,在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上持续用力。二是抓住重点。要抓教育,凝聚价值共识;抓实践,推动价值落地;抓传承,丰富价值内涵;抓导向,对准价值坐标。三是解决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要解决落细、落小、落实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解决虚的问题、空的问题、大而化之的问题。要落细,就是坚持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把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要落小,就是坚持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基础的工作抓起,从具体的方面抓起,从日常的事情抓起,一步一步累积成全社会的道德大厦。要落实,就是保持务实的态度、实干的精神,一定要善出实招、多办实事、务求实效。四是创新亮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就是亮点。要通过亮点的培育、发掘、总结、推广,使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闫国灿要求,要健全制度,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要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摆在重要位置,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推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确保实现常态落实、长期见效。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总编辑常青,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阿不力米提·阿不来提以及全疆各地州领导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