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法院:法庭搬到街镇上 直播开庭审理诈骗案

2016-08-03 11:19  来源:重庆长安网

  “结合具体案例我们才能搞得懂法律,以后在网上遇到骗子也好留个心眼。”近日,在重庆渝北区回兴街道宝圣东路社区民乐文化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庭“直播”审理。今年5月以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推出“法官在社区暨庭审进街镇”活动,将巡回审判、以案说法、民意测验融入其中,创新普法教育“组合拳”,给市民上了一堂堂深刻、生动的法治课。

  审判进社区 庭审零距离

  7月18日上午一大早,宝圣东路社区民乐文化园附近的群众看到一场稀奇事:几辆警车开着警灯到了社区,警察从车上搬下几张桌子板凳,还抬出了音响,拉出了横幅。“这是做啥子哦?”好奇的市民上前询问。“我们今天是来开院坝法庭的!”社区法官回答道,围观群众这才反应过来。

  2016年4月,被告人叶某生、叶某杰使用QQ在网上与被害人贾某聊天,先后以购买“时时彩”、资金被冻结、需要收取好处费、提现需消费一定比例资金为由,诱骗贾某平通过网络先后向二被告人控制的银行账户转账42156元。5月,被告人叶某生、叶某杰被抓获,二被告人到案后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

  “综合两位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作用、情节,犯罪后果,及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8000元和一年十一个月,并处罚金7000元。”最后,社区法官在设置的临时法庭上公开审理,并宣布了审判结果。

  审判进民心 释法零距离

  庭审的同时,渝北区法院工作人员忙着分发最新法律法规、诈骗典型案例等法律宣传资料,向市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解答市民提出的相关法律问题。通过现场普法,引导市民提高对网络诈骗的警惕以及维权意识,营造居民小区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从网络诈骗的犯罪手段和特点来看,犯罪分子主要通过被害人贪利、猎奇的心理以及对一些部门、特定关系人的信任实施诈骗,所以大家一是不要贪图小利,注意对网站链接信息的甄别,二是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三是在转账前,多与亲友或相关部门进行印证。”庭审结束后,社区法官趁热打铁,结合巡回审判案例,向市民们阐释相关法律规定,提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范网络诈骗。

  “网络越来越普及,骗子手段也越来越高了,结合具体案例我们才能搞得懂法律,以后在网上遇到骗子也好留个心眼。”家住回兴街道的吴阿姨认真听完了整堂庭审,对预防网络诈骗有了新的认识。

  审判集民意  沟通零距离

  为了让司法走近百姓,百姓亲近司法,进一步推动全民守法,提高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意识,渝北法院于今年5月启动的“法官在社区暨庭审进街镇”活动,包括“法官在社区”“庭审进街镇”两项内容。

  渝北区法院将在辖区22个街镇下辖的143个社区(不含三个人民法庭管辖街镇的27个社区)派驻法官工作组,由1名法官和1-2名辅助工作人员组成,定人、定点、定时在社区开展活动。此外,还将在渝北区法院辖区的22个街道开展以巡回庭审为主体的“四个一”活动,包括60场巡回审判,60场以案说法,60场法治宣传,60场民意测验。

  “市民可以近距离观摩巡回庭审、法官办公,了解审判流程、审判工作特点和审判人员工作状况,同时开展民意调查促进法院接受监督、听取意见,架起实实在在的沟通交流平台,形成司法与社会、法院与民众的良性互动。” 渝北区法院副院长郑永红介绍。

(姚新城 周晓雪)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