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司机为酒后驾驶不排除向刑案发展可能
大巴车火灾给台湾游蒙上阴影
2016年7月25日,在大陆游客团客车起火事件中,23位罹难者家属搭乘立荣航空返回大连。图为家属捧着亲人的骨灰坛及遗照,在台湾慈济工作人员夹道诵经中前往登机。CFP供图
台湾二号公路19日发生重大车祸,共造成26人罹难,其中24人为来自辽宁大连的游客,另外2人为司机和导游。 CFP供图
大陆旅行团严重车祸事故调查7月29日又有新进展。台湾桃园地检署29日透露,大巴司机为酒后驾驶。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这起事故将给两岸旅游蒙上阴影,留下的是抹不去的伤痛和反思。
7月19日中午,一辆载有24名大陆辽宁省游客的台湾旅游大巴在距离桃园国际机场仅4.2公里处突然冒出浓烟,在明显失控的情况下继续行驶了1.4公里后撞上路边护栏后起火燃烧。当时虽有两位路人在车外设法营救,却无法破窗救人。等到下午1时9分附近消防局接到报警电话赶到时,火势已无法控制,1时21分火势被扑灭,车体上部已烧得只剩骨架。消防员打开车门,发现包括司机、导游及24位大陆游客共26人无一生还,成了台湾交通运输史上死亡最惨重的客车起火致死事故。
事故原因有待查清
据介绍,该旅游车是台湾玫瑰石通运公司所有,2010年出厂。该旅游团是12日抵台进行8天7夜的游程,出事当时是在赶往机场准备搭机离台的路上,距离机场仅有不到1分钟的车程。最初的证据显示,火是从驾驶座附近燃起,判断是由于前部机电设备走火,驾驶员瞬间即被呛晕而失去意识,致使车辆失去控制,车上灭火器并没有使用,而后车门因被卡在护栏上而无法开启,加上无人使用车窗击破设施,致使全车人员无一幸免。
但进一步调查的结果却显示事情可能还有更深的原因。20日台湾检警勘验发现起火与电线老旧、电器过度使用造成短路有关,而车上的安全门为了防盗加装了一道暗锁装置,内外都无法开启,致使车上乘客无法开启逃生。事情到此还不算离奇,24日桃园地检署人员进一步证实该车驾驶室内有两瓶汽油,下部行李箱还有3瓶汽油,当天大火就是因为驾驶室内的汽油被电路走火引燃所致。有人甚至推断是否司机有自杀的倾向,如果这样的话,情况就实在太过离奇。
台湾桃园地检署7月29日透露,大陆旅行团严重车祸司机确认为酒后驾车。地检署襄阅主任检察官王以文表示,按照台湾现行有关规定,吐气所含酒精浓度达到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浓度达0.05%以上,就是危险驾驶的犯罪行为。司机属于严重的酒后驾驶现象。他表示,“我们确认司机喝了高浓度的酒类,血液吸收之后,经过肾脏代谢,在尿液里有酒精反应。属于酒后驾车的犯罪行为,驾驶时候呈现醉酒状态。”
无论如何,26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悲惨地离去,留下的是抹不去的伤痛与反思。
后续问题尚未解决
在两岸相关机构的安排下,21日大连市台办副主任乐旭升陪同大陆罹难者家属49人搭乘南方航空公司包机抵达台湾。
当天,台湾行政机关负责人林全与交通主管机关负责人等到殡仪馆行礼表示哀悼。大陆家属在到场祭拜后,在听取台湾旅行公会举行的说明会上,对事情原委依然不明、责任归属无法明了表示强烈不满,认为是否就是因为低团费造成意外,要求由大陆派遣鉴定专家到场协助,甚至一度决定在真相不明前不谈赔偿,个别亲属认定“不会是意外那么单纯”,迫使台湾有关组织又加开了一次说明会,承诺的每位罹难者和解金额也由最初的600万元新台币提高到664万元新台币。
在两岸目前正式协商管道已经瘫痪的情况下,罹难者家属面临临时签证即将到期,经过数日各方直接与间接的协商沟通,多数家属最终选择了暂时接受,在25日举行集体公祭仪式后,26日陆续携带罹难者骨灰返回了大陆,但两岸有关此事件处理的后续问题却远没有解决。
陆客赴台游受重创
因为岛内政局的变动,今年以来大陆赴台旅游便一直都是暗潮汹涌,人数规模较去年大幅缩减,5月上台的台湾地区新领导人拒不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协商失去了既有的政治基础,8年来建立的各种沟通协商管道因此陷入了全面瘫痪的状态。不久前,岛内甚至传出了大陆方面已下令在7月20日后全面冻结赴台旅游的风声,虽然这种传言当即被国台办发言人公开否认,大陆的旅游业者也表示根本是空穴来风,无稽之谈,但无风不起浪,大陆赴台旅游确实已经到了该深入检讨的时候。
大陆赴台旅游自2008年7月开启后,发展迅猛,2015年已经超过了400万人次,达到418.4万人次,成为台湾的第一大境外客源,台湾每年接待的境外游客总数也因此在近几年内每年增长100万人次左右,直逼千万大关。
8年来,大陆赴台旅游也时有事故发生,旅游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相关服务配套建设却没有同步跟进,8天7夜环岛行这一服务形式仍占据着极大的比重,岛内负责接待的旅行社纷纷削价竞争,参团费低至2500元人民币不到,远低于来自其他地区的旅游团。为节省支出,无论是住宿还是餐饮、交通费用都只有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搭乘游览车的比率高,出事故的几率也就显得突出。
几年来,台湾行政部门及交通主管部门多次要求解决因为低价抢售引发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两岸旅游业者都陷入了片面追求游客规模的怪圈无法自拔,这就在客观上给大陆赴台旅游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大陆赴台旅游在短短8年中以空前速度扩大,当然会暴露出各种配套设施与措施的不完善而造成的系统性问题,但更应该看到的是,其发展的基础是2008年后形成的两岸一家亲的局面。目前这种局面已经因为台湾新领导人的政治图谋而被破坏,陷入了扑朔迷离的境地,致使大陆赴台旅游的前景也变得无法确定。
事实上,在过去的8年中,大陆赴台旅游遭遇的意外也不少,2010年全车超过20人在花莲滨海公路上坠海失踪的意外后续处理的时间甚至远远超过这一次,但并没有给大陆赴台旅游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旅游意外虽然不幸,但终究属于个案,只要处理得当,引以为鉴,就不会对整体造成长远的影响,产生系统性冲击,毕竟大陆赴台旅游盛况来之不易,并且两岸普通民众都共同受惠于此。
岛内从大陆赴台旅游的获益主要集中体现在为旅游服务相关产业提供服务的普通民众,影响人口虽不算太大,但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虽然多半不至于产生破坏全局的冲击,却会给周边产业带来不利影响。岛内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谷底,这种冲击可能带来的连带效应并非那么容易推估。
如何发展有待观察
从处理的现实需求看,由于两岸间8年来已经形成的协商沟通机制目前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实际沟通管道退回到了行业组织层级,即由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出面处理善后事宜,这是因为该协会是目前两岸正式在对方有派驻机构与人员的组织,也是目前尚未中断的管道。
从岛内司法机构迄今为止的调查情况看,这一事件不排除有向刑事案件发展的可能。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现在单纯的民事案件就有可能升级,后续处理应对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旅游个案意外处理终究算不上是一件大事,但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说,为两岸民众福利着想,台湾当局实不应该坐视8年来两岸辛苦建立的沟通管道就此瘫痪,毕竟两岸民事关系已经相当深入,各项纠纷疑难都需要更高层级的沟通管道,已经相当频繁与密切的两岸民间交流亟待畅通的法治化管道处理。(胡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