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十联”打造平安边界 牵线“好邻居”

2016-07-29 23:47  来源:上海政法综治网

  今年9月,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即将召开。上海市金山区将依托平安边界“十联”机制,主动对接“环浙护城河”安保工程,为G20峰会顺利召开发挥好屏障作用。

  说起金山区平安边界“十联”机制,还要从金山区的特殊地理位置说起。金山区有金山卫镇、廊下镇、吕巷镇、枫泾镇4镇与浙江接壤,近年来,该区主动与毗邻的浙江省平湖市和嘉善县开展边界区县、街镇、村三级联建活动,探索建立了“十联”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跨界作案、流窜作案等得到有效遏制,边界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治安联手防两“山塘”平安一线牵

  金山区廊下镇有个村叫山塘村,与山塘村仅仅隔开一条山塘河就是浙江省平湖市,而紧邻山塘河的这个平湖市的村落和金山廊下的山塘村有着一模一样的村名。由于地处两省交界,两个紧挨着山塘河的小集镇一直以来治安隐患重重,跨省市偷盗事件也时有发生。

  金山山塘村1037号的沈阿婆今年已经68岁,从1984年开始,她就在山塘桥边开了一家杂货店,对于这里的治安环境,沈阿婆深有感触。据沈阿婆介绍,这家店自从开张以来,遇到过多次偷盗事件,有一次店里被偷了两台电视机,还有一次她放在抽屉里的营业款被小偷席卷一空。“那个时候,这里的治安真的很乱,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要好好保管起来才能避免被偷。”沈阿婆告诉记者。

  现如今,走进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给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静谧。村里的主要道路上,20多个实时监控探头随时将村里的治安情况传回到镇综治办。同时,在每个宅基上,镇综治办都设置了一个平安守护点,“陌生面孔要关注,可疑行为早上报”、“特殊人员要关注,服务需求早上报”的“八要八早”守则被张贴在村里醒目的位置。每户村民的家里还都安装上了多户联防报警器。治安环境好了,两地村民的生活也变得其乐融融。沈阿婆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治安与以往相比是天壤之别,有时候晚上“夜不闭户”也能睡得安安稳稳。

  山塘村治安环境优化,其实完全归功于金山区为打造平安边界采取的“十联”机制。山塘村村总支书记陈冬林是一位“平湖女婿”,在说到两地社会治安联防这个话题时,陈冬林说,自己其实是这个机制最大的受益者,“两地治安环境好了,村民的矛盾也少了,关系也就和谐了,才有了我这个‘平湖女婿’啊!”

  陈冬林还告诉记者,为改善两省交界处的治安环境,配合平安金山建设,山塘村从2008年开始就建立了社会治安联防。通过两地联合巡查机制,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边界地区重点部位、复杂场所、出租房屋进行巡查,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落实防控措施。同时开展多户联防报警机制,将治安防范家庭单元、村组单元连接成一个整体。

  此外,两地还建立了联手打击违法犯罪经常性工作机制,对协破案件、协捕逃犯优先调配警力,优先提供后勤保障。通过加强侦查、取证、破案、追逃等各个环节的协作配合,变各自为战为两地整体作战,使流动作案、跨区域违法犯罪活动得到了及时的打击处理。

  对于一系列措施近年来取得的成效,两村村民无不感慨,“沪浙两山塘,平安一线牵。”

  悲剧不重演联调机制全面覆盖两地边界

  地处沪浙交界处,两地群众同饮一江水,同处一片天,长期以来,两地群众的矛盾纠纷也是时有发生。

  金山区政法委副书记李秀芳给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12年7月26日,浙江省平湖中学高中毕业班的一名学生,在金山区廊下山塘村8组的山红河边钓鱼时不幸溺水身亡,廊下派出所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由于死者家属对民警在现场的处置、搜救工作不满,当晚死者家属以及一些群众在事发现场集聚。7月 28日,又先后有100多名平湖中学学生到廊下镇集聚,并多次扬言要携尸到派出所闹访。

  眼看事件将要演变成一起大规模集聚、群体性事件,金山区各部门迅速作出应对。7月28日一早,区维稳办有关同志来到现场了解情况,协调处置化解工作。得知死者的父亲、姐姐均在金山区廊下镇某公司工作,区委分管领导多次电话联系该公司法人代表,要求一起配合做好相关善后和家属劝说疏导工作。同时,金山区委政法委与平湖市委政法委及时联系对接,平湖市委政法委派镇、村干部到廊下协助做好在场学生和死者家属劝说疏导工作。经过老师的现场劝说,100多名中学生在下午6时许全部返回平湖,事件得到妥善化解。

  类似这样的矛盾纠纷在两省交界的地方经常发生。为此,金山区建立了两地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督促两地维稳、信访、公安、环保、宣传等部门平时知晓事态状况,随时加以密切沟通,及时进行有效对接,限时携手联合整治,时刻共筑边界和谐。

  李秀芳告诉记者,目前,两地边界区域调解网络已经全面覆盖,形成了矛盾纠纷齐抓共管的“大排查”、“大防控”、“大调解”工作格局。

  1700多探头“满天星”撒下边界平安网

  金山区吕巷镇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总人口达5万,其中流动人口占到1万多。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区域内违法犯罪案件一直处于高发。

  2012年年底,一种名为“满天星”的实时图像监控系统在吕巷镇村级无名小道、企业、商铺等主要部位全面铺开,借助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道路上动态情况的24小时录像监控,为破获违法犯罪案件提供了有力线索。

  记者来到金山区吕巷镇镇综治办,看到了“满天星”实时图像监控系统的分布图。从星星点点的分布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到整个镇区域内包括治安探头在内的 1700多个探头分布在全镇的各个角落,同时10支护村队以及2支治安社保队的巡逻路线也在分布图上一目了然。吕巷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顾正辉告诉记者,目前,这套系统的1400多个探头已经在全镇区域内实现了全覆盖,对于护村队和治安社保队或者群众发现的新的治安薄弱点,这套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可移动”。

  正是这套实时监控系统,在吕巷镇的治安防范中起到了堪比“神器”的作用。2013年年底的一天,吕巷镇荡田村一农户张某家中办喜事,当天晚上客人陆续离去时,张某突然发现用来装红包的一个皮包不见了,左右寻找也不见其踪迹。自家的亲戚肯定不会偷,张某想来想去怀疑是邻居偷了皮包。在拨打110报警后,民警通过安装在路口的“满天星”监控系统,发现了一辆面包车曾经在张某家附近逗留,同时从监控中发现了两名不明身份的人曾潜入过张某家。循着线索,民警在随后的几天里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案件告破的同时,也将张某与邻居的矛盾化为无形。据了解,2013、2014、2015三年中,吕巷镇通过“满天星”系统破获的盗窃案就达67起,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为共铸边界平安,吕巷镇还主动邀请浙江省平湖市、嘉善县相关镇观摩学习金山的“满天星”工程,得到一致好评。今年,平湖市、嘉善县也已经在边界部分街镇推广实施“满天星”工程。

  六加四变“十”“十联”建设“你中有我”区域共治

  “十联”机制打造了金山区平安边界的新常态。在创建平安边界的辐射带动效应下,区域平安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2013年到2015年,金山区公众安全感连续三年保持全市第一,同时也首创了“上海市平安示范城区”。

  说起“十联”机制创建的初衷,金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李秀芳也是感慨万分。2008年年底,金山化工污水流入浙江平湖,酿成了当时的“黄姑塘死鱼事件”。事情发生后,金山平湖两地政府部门积极协调,将事件妥善处理。

  事情处理完毕,两地维稳部门在反思梳理中都发现:金山平湖地域相连、习俗相似、语言相通、文化相近、姻缘相牵,其实好多边界矛盾可以心平气和地化解,好多工作可以相互沟通,好多工作方法互相分享,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两地政法委一拍即合,立即签订了问题联处、矛盾联调、隐患联排、边界联守、平安联创、信息联通的“六联”机制,目的是在第一时间掌握事件信息,第一时间解决矛盾。而“六联”机制也经受住了2010世博会、2015亚信峰会的考验。

  在“六联”机制取得成效的同时,金山区政府部门也深刻感到,如果把上海比作一个鸡蛋,那么金山就是鸡蛋的蛋壳,要确保上海的平安,首先要确保金山的平安。经过摸索,2015年金山区在原有“六联”机制的基础上,增加了组织体系联合、警力支援联手、道口检查联合、工作制度联建“四联”,使得原有的“六联”机制更加完善。而事实也证明,“十联”机制在金山平安边界的建设中功不可没。

  “以前平安边界建设是各自为政,现在是你中有我,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自治已经转变成区域共治。”李秀芳表示。

  打造平安边界是平安金山建设的一个缩影。“平安省际边界‘十联’机制已日趋成熟,下阶段要坚持巩固与创新并举,更加注重增强‘大平安’意识,将平安边界建设思路和理念不断延伸扩展,努力使金山持续成为全市治安环境和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金山区委政法委书记沈金龙表示。


责任编辑:郭美宏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