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管理,今年来,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年”活动,从教育、制度、监督方面入手,开展系列警示教育和纪律教育活动,并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织密制度廉政“篱笆”和监督网络,进一步推进公安队伍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林锐表示,要通过“队伍教育整顿年”活动,强化两个责任的全面落实,解决队伍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制度的建立,狠抓执行,建立构筑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惩防体系,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公安队伍。
智慧监督及时掌握民警实时情况
“互联网+”时代,厦门市公安局的反腐倡廉工作也走上了“智慧监督”道路。他们建立了一个“队伍监督管理平台”,聚集了举报投诉、警务效能监督、队伍管理等9大功能板块,可以自动抓取、收集对民警及单位的举报投诉、违法违纪等信息,甚至可以对民警在执法执勤以及八小时工作外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和隐患进行收集和预判。
“过去我们了解队伍状况,主要靠查看信访、案件统计和开会分析研究,有了这个平台,可以全面地收集民警的基础信息,让我们及时掌握民警或队伍的实时情况,实现动态管理。”市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汪成旺介绍说。这个平台相当于为全局每位民警建立了一套电子“廉政档案”,通过闭合式的监管,解决民警工作措施不落实、监管不到位、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对警务行为进行跟踪式监督,使队伍管理实现了从事后处理到事中预警、事前预防的转变。
“队伍监督管理平台”运行8个月以来,已建立民警个人电子“廉政档案”4522个,登录使用3.8万余人次,录入廉政风险数据累计1.4万余条。
规矩成方圆用制度织密廉政“篱笆之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廉政建设工作中,也要依靠建章立制从严治警。厦门市公安局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核心、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不断织密制度廉政“篱笆”和监督网络,让“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成为新常态。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对警用车辆管理、财务管理、辅警队伍管理、办公用房清理等方面10余项制度规定作了修订完善,并强化刚性问责,做到有规必依、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出台了《执法规范化建设奖惩暂行规定》,运用“打招呼、谈话、告诫”三项制度,对问题民警进行问责。同时,开展立案突出问题、“为警不为”、执法问题回头看等专项整治,定期召开执法联席会,分析执法问题,确定追责事项。比如,市车管所根据上级党委和纪委的部署,按照“依法、便民、廉政、高效”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学员驾考规范、机动车辆查验、业务录入审核、号牌申领发放、领导审核审批等12项工作规范,完善了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
文化熏陶营造廉政氛围巩固从警初心
为了让广大公安民警牢记从警誓言,厦门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了“正气清风、为警有为”主题演讲活动,畅谈从警体会,讲述真实故事,展现基层民警勤政廉政、执法为民的情怀。在全市各单位开展巡回演讲,共组织了12场,有5000多名党员干部被民警故事感动。
今年来,厦门市公安局纪委分4批组织200多名新提任领导岗位的民警及配偶走进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组织编写《交警支队车管所民警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下发给全体民警学习。各基层单位也专门开辟了“廉政角”“廉政长廊”等警营文化教育场所,通过警言警句书法作品上墙、廉政书籍免费借阅等形式,营造浓厚的警示氛围,让民警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廉政意识。(何无痕 洪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