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公安部接到群众反映,因姓名中含有冷僻字,持身份证在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事务时,姓名冷僻字识读存在障碍。对此公安部高度重视,立即与群众联系,并于7月22日下午召集工信部、人社部、住建部、卫计委、人民银行、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7个部委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推动姓名中含有冷僻字身份证在各用证部门特别是基层窗口单位全面正常使用。(7月24日人民网)
推动姓名中含有冷僻字身份证在各用证部门,特别是基层窗口单位全面正常使用,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因为姓名中出现冷僻字而无法正常使用的难题,也体现了公安机关等部门为人民服务的民本理念和情怀。
自从电脑大规模应用之后,姓名中含有生僻字、冷僻字便成为很多部门无法解决的难题,也一直阻碍着公民身份证的正常使用,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冷僻字大多没有收录进电脑字库中,打印机无法打印,给身份证的正常使用造成了极大麻烦。身份证是一个公民的基本身份证明,记载着公民的基本身份信息,也是社会生活中最常用的证件,如果身份证中的冷僻字无法识别,无疑给公民的社会生活造成极大困扰,不仅无法行使公民权利,也无法享受一些社会和政策福利。因此,解决身份证冷僻字使用问题无疑是破解其他社会难题的基础和关键。
为了解决办理户籍和居民身份证有关业务中遇到的姓名冷僻字等问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公安机关坚持开展全面深入调研,不断收集整理户籍登记信息中使用的冷僻字5000余个,组织研发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冷僻字统一解决方案,建立了公安人口信息库专用字库,并推动各用证部门完善有关识别系统。不仅如此,公安机关还根据《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对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冷僻字解决方案进行全面升级,实现了对国家标准的全覆盖。这些人性化举措都凝聚着公安机关的智慧和努力,体现了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民本理念。
对于中国人来说,姓名是一个符号,也是一种文化。老百姓历来十分看重自己的姓名,每个人又都希望自己的名字独一无二,基于此,很多父母为了孩子名字能够新、奇、特,便常常选用一些不常用的字,而这也是冷僻字不断出现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全面解决因姓名中含有冷僻字而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方便,仅靠公安机关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广大群众的配合和支持,改变姓名独一无二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姓名观,这才是健康的姓名文化。(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