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戒毒模式喜现“深化版”

2016-07-21 14:58  来源:海南长安网

  为加快推进戒毒工作转型,海南省戒毒管理局自2014年开始在原来模式基础上加大了设计力度,从管理、教育、医疗、康复、矫治、帮教等方面采取立体式、全方位深化措施,研究出台了《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纲要》,并以海南省琼山强制隔离戒毒所为试点,着力打造海南戒毒模式“深化版”。

  海南省戒毒管理局局长杨儒文介绍,省琼山强制隔离戒毒所作为改革试点,经过两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打造海南戒毒模式“深化版”,在科学化治疗、精细化管理、道德职业技能培训、跟踪帮扶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效果。

  变化一:从“身”到“心”的呵护

  “前一次来时,就是有病治病,没病就是学习、劳动和集训,这次真的不一样!”“二进宫”强戒人员王某讲述了他第二次来戒毒所戒毒的不同之处是,连开四个处方。

  2014年,王某由于婚姻变故而再度复吸,9月被转送到省琼山强戒所。他认为戒毒所这里更美更温馨了。医院里每个房间都刷成不同的色彩,心电仪、胸透机等设备应有尽有,民警们不仅给他做了全面身体检查,还给他开具了一个疗程的治疗处方和配餐处方。让他感觉好像走进了疗养院。

  然而,由于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绝望到想轻生的地步,曾一度拒绝配合治疗。心理医生为他开具了心理矫治处方。省琼山强戒所心理矫治中心主任霍艳告诉记者,“王某当时极度悲观低落,属于特管级人员,我们及时对其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开具了个体咨询、音乐治疗和沙盘治疗等系列矫治处方,王某当时最喜欢宣泄治疗。”“多亏了心理医生的及时介入,当时死的心都有!”王某说。

  康复教练民警运用仪器对其进行体质监测,结果显示“不合格”。“根据监测指标显示,他当时主要是握力差、腰腹柔韧性差、肺摄氧和排废气能力差。”琼山强戒所戒毒科科长谢金达说,于是我们为其开具了连续半年的运动处方。

  “我每天除了参加集训外,还要通过跑步机跑步、进行瑞士球锻炼等。”王某告诉记者,现代化健身器材的使用,民警的细心指导,让他感觉走进了健身房。

  “2015年3月半年过去了,再次监测时,虽然评价等级为合格,但是警官认为我个别指标还是偏低,于是又给我开具有半年的强化运动处方。”王某说,他现在体重由原来的80斤增长到100多斤了,一口气能跑1200米没问题,身心强壮了,对戒毒也更有信心了!

  与王某一样,戒毒所为每一名强戒人员都量身订制了“私人处方”,接受了较为精确化、科学化的治疗。

  变化二:从“统”到“分”的管理

  在琼山强戒所,记者发现“精细化管理”是海南戒毒模式深化版的一大特色。场所里色彩缤纷的高楼林立,黄色高楼的“教育适应区”、蓝+色高楼的“戒治康复区”,绿色高楼的“回归指导区”将整个场所装点得分外活泼美丽。

  “以前,每一名强戒人员在完成入所教育后,都是在一种模式下完成,实施的是集中统一管理。”海南省戒毒管理局管理教育处韩正欣向记者介绍说,转型后主要是根据强戒人员的性别、年龄、患病种类和吸食毒品的种类进行分区分期分治。从时间上看是“三区流转”,即每个强戒人员都要经过教育适应区1个月的军营式、行为规范化教育,戒治康复期约16—22个月的校园式、课堂化教育,回归指导区15天的社区式、社会化帮教,每一次流转都要由诊断评估中心进行评估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区域流程,直至完成整个戒治过程。

  “在管理方面,即使同区同期的强戒人员的管理级别也不完全一样”,韩正欣说,这种管理模式叫做“分期分级分治”。具体分为特别护理级、特管级、普管一级、普管二级、宽管一级和宽管二级等六个等级。比如,对于存在强烈戒断反应的戒毒人员或患严重疾病的戒毒人员民警都要进行特别护理级别的管护。

  变化三:从“志”到“技”的培育

  针对绝大多数戒毒人员存在着认知水平低、道德水准低、就业能力低等“三低”特点,新型“海南戒毒模式”对戒毒人员从“增志”到“强技”培育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措施。

  记者翻看《海南省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实施纲要》时发现,《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成为场所普及教材。

  “增加这些教学内容,就是要提高戒毒人员的道德水准。”省戒毒管理局戒毒管理处处长伍建华告诉记者,教育内容增加的同时,使得教师配备比例、教师资质、教历以及考核标准等要求也相应提高,其中:日计划、周检查、月评比、半年小结、年终考核等各项制度也更加细化。

  除了道德教育外,戒毒所还加大了民警和戒毒人员的法律学习教育,民警既要学习工作中适用的法律,又要学习和讲解与维护戒毒人员自身权益相关的法律,比如《刑事诉讼法》、《土地法》、《合同法》、《婚姻法》等,还定期邀请法律援助律师来所对戒毒人员进行法援援助。

  “通过近年来的调查发现,有70%的解戒人员是因为无业可就而走上复吸道路的。”伍建华说,针对这个突出的问题,此次改革特别注重增强了对戒毒人员的技能帮扶力度,通过争取再就业培训资金、免费就业培训、推荐戒毒人员就业等多项具体措施帮助戒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

  据统计,仅2015年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共开设自行车维修、养老护理、热带花卉栽培等9个培训项目37批次,培训戒毒人员3445人,有3259人获得国家认可从业资格证书,获证率达94.6%。

  变化四:从“始”到“终”的帮扶

  跟踪帮扶是海南戒毒模式一大特色。海南戒毒模式诞生11年来,始终做到一年一回访,以跟踪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工作、生活和操守保持情况。

  记者从省戒毒管理局了解到,今年4月25日至5月30日该局委托海口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会同各戒毒所民警再次开展了“大回访”活动,对2014年12月31日前解除的1819名戒毒人员进行了跟踪回访。调查报告显示,总体戒断率仍然保持在三成以上。

  据介绍,省戒毒管理局还主动延伸服务职能,在海口、三亚、澄迈、万宁等地成立了8个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派驻民警进驻村屯,帮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建档、提供心理咨询、家庭助援、康复训练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亚崖城一名持戒10年的戒毒人员阿武反映宅基地报建审批工作存在困难,一家四口人挤在临时搭建的小棚子里十分不便。省戒毒局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三亚强制隔离戒毒所出面帮忙。在三亚所邱佳伟科长的积极协调和当地政法委的帮助下,阿武的新房报建手续终于审批下来。

  阿武打电话激动地说: “想不到我都出所10年了,戒毒局还这么帮我!”省戒毒管理局戒毒康复指导处负责人胡敏说:“你来我们这里戒毒一次,我们就有责任帮助你一生!”阿武顿时热泪盈眶。

  “戒毒工作转型,考验的是司法行政戒毒机关的治理能力和民警的综合素质!”省司法厅厅长屈建民向记者介绍,为了提高民警的业务素质,省戒毒管理局连续三年组织8批次、420名骨干民警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进行脱产业务培训,还外聘专家对民警进行了业务普训、专训和特训。民警适应转型也是蛮拼的,短短两年有相当一部分民警获得了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

  据统计,目前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拥有专兼职民警教师380名,具有教师职业资格证的达50人,国家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178名,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2名。


责任编辑:郭美宏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