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党员干部驻村工作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2004年以来,全省各级检察院共选派1.6万多名干部驻村任职,驻村期间,检察干警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苦,共奋斗,促发展,涌现出全省驻村干部的优秀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检察官、省检察院正处级检察员李彬。
今年是第四批驻村书记的第三个年头,也是驻村蹲点干部一年期满之日。福建省检察院派驻的三名驻村书记和五名驻村蹲点干部,与数百名全省驻村检察干警一样,他们不辱使命担当,不负百姓期待,在群众心目中树起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不忘初心:带着重托去驻村
我能为村里做点什么?不论是驻村三年的书记,还是驻村时间只有一年的蹲点干部,这是他们共同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大检察官的一席话告诉我,干部驻村,为何而来!”两年多时间过去了,省检察院驻福安市潭头镇东昆村书记李禄忠还记得,驻村前夕,何泽中检察长专门与他们促膝谈心,寄语他们要脚踏实地,倾心尽力为村民谋福祉,诚心诚意办实事做好事。
带着初心出发,驻村干警全身心投入。从进村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开始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听取民声民意,掌握村里最需解决、群众最盼解决的事项,谋划打基础促发展、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与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一步一个脚印去改变山村面貌。
为村里谋发展,为百姓解民忧,驻村干警出山村、上城里,走到哪,心里装的是村里的事,想的困难群众的苦,找项目,找资金,联系部门,反映情况,驰而不息。省检察院关注着挂钩村、驻点村,多位院领导和内设机构负责人下村调研,看望驻村干警,听取工作汇报,一起想法子,出点子,找路子,牵线搭桥,出面协调,争取多方支持,为驻村工作注入坚实力量。
不辱使命:带着责任谋发展
“发展不好,就没有说服力。”驻村书记把发展当作自己的第一任务。
二次驻村工作的洪山,到屏南县岭下乡开源村任职后,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仅用一年左右,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5年多的驻村经历,洪山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模式——就地取材、唱好“山歌”,培育形成能切实带动群众增产增收的产业,通过扶贫资金拉动、技能培训,使村民脱贫的能力强起来、致富的门路宽起来。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加到7000多元。
“党建不强,就没有凝聚力。”干部驻村的另一项核心任务是抓党建、强班子。
云霄县下河乡世坂村,从2006年至去年换届前,选不出一个村主任,还因选举发生打架斗殴,引发家族结下怨仇。2015年村级组织的换届选举,该村大有重蹈覆辙之势:六个候选人争当村主任。刚刚到村里蹲点不久的检察干警李国斌感到了压力——如果换届不成,群众会怎么看?必损蹲点干部甚至检察机关的形象。
分析往届选举受阻的因素后,李国斌摸清各候选人的心思,究竟当村主干为了啥:有面子!无力为群众办事,何来颜面?惠农政策好处多,能乘机捞一把?那是高压线,谁碰谁倒进监牢!贿选拉票、干扰破坏换届,违法犯罪!李国斌工作做的细,情理、事理、法理讲透,他们听进去了,有不良动机的,主动放弃参选,最终产生的村主任及委员,均以超过三分之二得票当选。
班子有没有凝聚力,关键看干部办事是不是公道、公正。村级换届选举后,驻村干警组织村两委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从制度上规范村务管理,提高办事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村干部依法公开办事的观念普遍增强,得到了村民的认同和点赞。
不负期待:带着感情解民忧
从驻村的那一天起,干警就把自己当着村里的一员,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把党的关怀和检察机关的亲和作风带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办实事、解难事,赢得了群众赞誉,留下了好口碑。
人们看到:在云霄县陈岱镇峰外村,驻村蹲点干警黄世斌一年间走访了400户农家,为困难户送资金、送技术;在和平乡炎树树,干警陈旭辉多次上门慰问因病致贫的吴文秀一家,为他们住上安居房而奔走。
人们看到:在云霄县马铺乡枧河村,经过蹲点干警郭裕浩的不懈努力,建成了群众期盼多年的环村路,给村民脱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云陵开发区马山村,干警许可急群众所急,在短时间内,让村内道路夜间亮起来了,还建起了幸福院,从此,老人健身活动有了好去处。
人们看到:在屏南县屏城乡后龙村,过去这个有名的“上访村”,如今已处处是和谐安宁景象,还获得“中国传统古村落”的称号。村民们说,这是省检察院派来的村书记洪惠阳带来的福份。在东昆村,驻村书记李禄忠在村里设立“法律顾问团”在播洒法治种子,引导村民遇到找法、维权依法,为村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法治软环境。
一年蹲点时间快到了,三年驻村期满也越来越近了,从八闽乡村,我们听到:驻村干警为村民做的一件件好事,说不完、数不清;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驻村干警经历了大事、急事、难事的考验,从最生动的一线汲取营养,更加快速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