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警务保障工作全国领先

2016-07-18 16:11  来源:福建长安网

  6大方面、210项任务,大到办公场所建设,小到公安机构更名,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在五年时间里,将警务保障工作做精做细。6月21日,公安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公安机关警务保障工作会议,对“210工程”建设进行全面总结,并表彰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厦门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210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厦门成为全国唯一被表彰的计划单列市。

  单警装备配备率达100%

  自开展“210工程”建设以来,厦门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坚持把警务保障工作置于公安工作大局中谋划,并纳入“一把手”工作范畴,警务保障部集中财力物力推动科技强警。

  “我们的装备以服务实战为目的,尽量满足公安民警所需,比如我们为全市一线民警每人配备了一台执法记录仪,既规范执法,又保障民警争当执法权益。”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主任于晓强说,考虑到基层派出所和交警部门的出警便利,他们多次采购警用摩托车发放到一线,并及时维修、更换,最大限度保障一线勤务。同时,加强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研发应用,不断提升防范和应对各类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为民警依法履职和规范执法提供有力支撑。

  厦门市公安局还建立了三级应急储备体系,分解职能区分和任务要求,建立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派出所三级应急保障架构,并设立了应急装备仓库,按照标准储备抗台风、安保等应急装备物资。目前,全市公安机关一线民警单警装备配备率达100%,指挥中心、刑侦、网安等单位的装备建设水平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严格把关精打细算

  今年6月中旬,厦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新办证大厅投入使用,相比以前,新办证大厅更加智能化、便利化和人性化,不再出现拥挤不堪的情况。出入境大厅的改造得益于警务保障部的大力支持,从前期设计到招标施工,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既抓速度又抓质量,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使用,服务群众。近两年来,市公安局指挥情报大楼、法医中心、思明公安分局刑事技术大楼相继投入使用,使民警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市公安局在办公场所建设上多以群众利益出发,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力求办公效率和功能最大化。这一切都得益于一群专业的人,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有公安部特聘的财务专家,也有工程建造师,在财务核算和项目审核方面严格把关、精打细算,绝不错花一分钱。

  “以前我们叫后勤部,后来根据公安部统一机构名称的要求,更名为警务保障部。”于晓强说,更名只是其中一项内容,警务保障部最大的变化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会计核算处,将财务专业人员集中办公,负责全局会计核算工作;资产管理处专司全局国有资产管理。同时,规范政府采购流程,建立了内部相互牵制制度,保证队伍廉洁自律。

  全国首创“被装调剂中心”

  6月20日,全国首个“被装调剂中心”在厦门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揭牌,警服制造商驻点服务,现场量体裁衣,彻底改变了民警“一个尺码穿十年”的尴尬,警服不合身可现场调换,这种服务靠前的举措受到民警和辅警人员的广泛欢迎。

  这只是厦门市公安局暖警工程中的一个小项,早在几年前,厦门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就在全国创新推出“按需申领”机制,被民警称为“暖心之举”。“以前被装都是按照全国标准发放,相当于‘大锅饭’,不少警用装备不太实用,实行‘按需申领’后,类似于‘开小灶’,我们可以自主在网上选购警用品,不会造成浪费。”一位派出所民警说,警务保障部门工作细致,能够站在基层民警的角度,真正做到暖心。

  今年来,厦门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还把两栋旧办公楼改造成新警单身公寓,解决了单身民警住宿难的问题,同时该单身公寓还兼具应急处突“屯兵点”的作用,策应实战需要。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